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这篇随笔颇富杂文气。不读书难以入仕。入仕后又不能成"读书人",这就是中国古代官场的特色。清末,封疆大吏中以袁世凯与张之洞声望最重。袁世凯曾经这样描述两人的差别:"张中堂是读书有学问人,仆是为国家办事人。"简单说,老张有才华,适合做学问,老袁没学问,只能办具体事。看上去是自谦,其实是  相似文献   
32.
伟大的将军,平庸的总统,而在人品上,他则是崇高的。1879年5月底,刚刚卸任的美国总统格兰特访问中国,在天津受到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盛情款待。席间,李鸿章发现客人的手杖非常漂亮,手柄处镶嵌一颗耀眼的巨型钻石,四周环绕着众星拱月般的小钻石,设计精巧,富贵华丽。格兰特见主人喜欢,便  相似文献   
33.
清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阴历,下同),一个炎热的上午,两江总督府驻地江宁(今江苏南京)。  相似文献   
34.
清末有一副流行民间的著名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他在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清政府内政、外交、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事务,相当于宰相之职;常熟指翁同稣(江苏常熟人),官至户部尚书,掌钱谷、民政之事,汉代称司农。  相似文献   
35.
百年前,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在强逼清政府签订的《辛丑和约》中,借口以针对义和团与洋人作战、杀洋人,提出一份“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的12人名单,更为荒谬的是,竟把根本与义和团无关、且在条约签订前一年已去世的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名列其中。因人死无法用刑,条款竞要清政府“追夺原官,即行革职”。  相似文献   
36.
《贵州文史丛刊》2000,(4):83-84
御制碑文:朕维三蜀宣猷,天府控九维之胜;九原兴叹,星精感奎宿之躔。矢笃棐于一心,称宠荣于十赍,特申丹诏,俾勒青珉。尔原任太子少保、四川总督丁宝桢,馆列兰方,名标琼树。从戎奋于墨经,作郡绾夫银章。固冲要于巴陵,播循声于岳麓。洎乎提刑陈臬,建节开藩。  相似文献   
37.
张謇与江苏谘议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在清末即为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声望甚隆。他参与创立预备立宪公会,集中了江浙一带乃至全国有志于改革的绅商及知识界的一批代表人物。张氏积极参与了江苏谘议局的筹备工作,谘议局成立后,被选为议长。张謇领导江苏谘议局为建设立宪政治的地方基础做了许多工作,并与思想顽旧的两江总督张人骏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张謇以江苏谘议局为依托,还展开了联合各省谘议局进行国会请愿以及要求改革财政等活动。张謇始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办实业、办教育是如此,参加立宪运动、领导江苏谘议局也是如此。张謇也是一位稳健的改革家,他抱定和平改革的宗旨,秉持“尽其在我”,“得尺则尺,得寸则寸”的方针,不激不随,努力做去。  相似文献   
38.
走进两江总督署西花园(煦园),众多清朝旧址遗物、碑题刻扑面而来。沿雨花石径,过鸳鸯亭,掠不系舟,绕荷花池,在园之西南角,即有一望楼式亭台:印心石屋碑亭。入园向北,越六角亭、枫桥夜泊诗碑,在桐音馆之后,花厅之前,棕榈亭之旁,又有巨大石匾一块。碑亭和石匾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关于它们的来历,还要从两江总督陶澍说起。  相似文献   
39.
清初,康熙帝一改顺治朝对书院的压抑态度,实行劝学、重科举的政策,鼓励各省、府、州、县兴办书院。各地方官员为了兴教劝俗,培养人才,奠定本地科举基础,都积极捐资办学。因此,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两广总督赵宏灿、即将调任浙江福建总督的广东巡抚范时崇、来粤监临乡试并将接任广东巡抚的内阁学士满丕均率先捐银举办书院。  相似文献   
40.
论文利用中英文资料,以仰光唐人街为出发点,探讨缅华社会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殖民地多元种族下的传承和变迁。尤其借助1923—1924年英印总督访缅这一背景事件,剖析华社在这一帝国正式场合上的表现和各方反应,并借此探讨20世纪20年代缅华社区的结构、冲突和转型及其与殖民地主流社会的政治互动,展现缅华这一个既有南洋华侨华人共性又不失本土特色的亚洲移民群体及其殖民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