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朱薇 《炎黄春秋》2005,(3):75-79
19世纪后半叶的中国,面临着翻天覆地的激烈变化,正如当时人所说,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西方列强与近代文明空前的挑战和冲击下,中华帝国迈开了艰难的近代化步伐。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大体上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1840—1894),这属于器物层面的近代化时期。部分觉醒的知识分子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铁路轮机和生光化电来维护清王朝的纲常纪要,即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阶段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1898—1911),这属于制度层面的近代化时期。其间,无论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孙中山、黄兴…  相似文献   
52.
我的父亲祁文山,原名宋一文,曾用名宋长富。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政协河南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工商联、民建河南省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全国工商联执委。1997年6月26日凌晨3点30分,父亲走完了他80年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53.
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明末清初,开垦的农田主要集中在大凌河和辽河流域,而吉林、黑龙江和周边地域,尚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但随着关内流民的不断流入和清政府放垦措施的实施,经过清代260多年的垦殖,尤其是经过近代几十年的开发,至清末,东北的河谷平原,已经是阡陌纵横、城镇兴起、交通畅通、商业兴盛了。本文仅简述一下明清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历程。  相似文献   
54.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可以得知,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相互影响作用成正相关。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同时也影响教育社会成员反作用于社会。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其实质是追求真理、倡导公平、正义、和谐等崇高理想。在先进文化氛围里,既有对现实社会的肯定与支撑,也有对现实社会的评价与批判,正确的思想理念被发扬,错误的被扬弃。  相似文献   
55.
王湾三期文化是主要位于豫西北、豫中地区龙山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本文将王湾三期文化的田野及研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王湾三期文化研究中某些问题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56.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罗马”这个名字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光辉传统,恐怕只有“长安”一词可以相比。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全局看,罗马文明在取得自身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在西方文明传统的形成上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它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字继承焉,并在地连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7.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无声电影传入的萌芽时期(1899—1921年)、应用视听媒体教学的起步时期(1922—1931年)和电化教育专门机构设置的发展时期(1932—1949年)。期间尽管多陷困境且发展缓慢,但其在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服务等方面则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在郑珍的诗歌创作历程中,鸦片战争时期的诗歌值得关注。“当时海禁已开,国家多故,具有敏锐感的文人更觉得前途暗淡不安,于是言愁愈愁,其表现力量,也就更能深刻而真挚。黔中诗人莫友芝和郑珍,尤足为代表”(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于诸多原因,郑珍反映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数量不多,以至成为一些论者攻击他耽于诗艺、不问时政的把柄。探讨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不仅可以修正对他不应有的一些成见和偏见,而且可以管窥到他感时忧世之情和经世济用之志,领略到他诗歌质朴感人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9.
商人尊神,青铜雄浑大气;周人崇礼,青铜简洁朴拙,与西方从黄金时代到黑铁时代的划分相比,中国青铜时代虽然以器物而非精神划分,却用墙角限繁复的青铜器,殊途同归地描绘了人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60.
何平 《贵州文史丛刊》2003,(2):59-61,30
对贵州梆子剧的发展情况作了介绍,从清朝中后期的兴盛到衰落,民国时受到排挤,以及解放后贵州梆子得到重视,在挖掘整理剧目、组建戏剧队伍、艺术人才的组织、表演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