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漆器的髹漆工艺并为漆器的保护修复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显微镜、显微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浙江松阳出土南宋剔犀漆器残样的制作工艺和材质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该漆器采用杉木作为漆胎,并在其上涂刷了以高岭土(AL2_O_3·2SiO_2·2H_2O)与动物毛发为主要成分的胎地填料(底灰)。然后分别在器物内外表面上髹饰上调制而成黑色和红色的天然生漆。将外表面红色漆膜雕刻成如意云纹,并在云纹边缘描绘黑漆线作为修饰,最后再在其上髹饰一层红色面漆。漆器红漆和黑漆层由同种天然生漆髹漆而成,但是两者采用的颜料分别为HgS和含Fe的黑色颜料。  相似文献   
52.
吉林省龙头山古墓群渤海国王室墓地出土的银平脱梅花瓣形漆奁是唐代银平脱工艺中一件制作精美的珍品.该漆奁出土时已被挤压变形,漆膜及木胎残损,银饰腐蚀风化严重.经修复处理恢复了它的原貌,为研究与保护我国唐代金银平脱漆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本文着重介绍对这件器物整形、对银饰以及铜质构件的粘接、复原、修复处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3.
聂菲 《南方文物》2004,(2):32-44
本选题所界定的“楚式漆木豆”一词有二层含义,其一是指漆木豆在制作风格和使用流通上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和时间限定.即指上限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出土于楚化地域墓葬中的漆木豆。其二这里所指的“漆木豆”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即包括漆豆也  相似文献   
54.
为了保护四川省绵阳市永兴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漆、木器文物,中日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对漆、木器文物进行树种、漆膜等分析研究,采用高级醇对饱水漆、木器文物进行加固实验,该方法具有加固时间短、器物变形小、资金投入少等特点,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5.
近代江南乡村妇女的"财产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佩国 《史学月刊》2002,(1):113-120
在近代江南乡村,尽管妇女对家庭生计有着重要的贡献,但家产的男系传承原则使她们基本上没有财产权可言。在家庭结构健全的场合,妇女根本就无权获得家产份额。寡妇相对而言有一定的家产处置权,但那仅仅是代儿孙监管而已,在寡妇无子的情况下,还要将家产捐给族里。出嫁女获赠“奁田”,娘家有随时收回的权利。因此,妇女的所谓“财产权”是残缺的,在家族共财制的农业社会的历史场境中,这是很容易解释的。  相似文献   
56.
吴昊  赵阳  雷琼  赵颖  董井忍 《江汉考古》2023,(5):122-126+131+145
本文采用显微剖面分析、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探伤及显微切片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湖北监利出土的一件唐宋时期四叶海棠花瓣状圆漆碗的制作材料及工艺。结果表明,该漆碗经过制胎、批灰、髹底漆以及髹面漆制作而成,其胎骨材料为杉木属,胎骨制作工艺为圈叠制胎技法,灰地层以中国大漆和干性油作为胶结材料,并以动物骨灰作为填料,髹漆层为中国大漆并添加干性油作为髹漆辅料,漆膜髹漆工艺为唐宋时期流行的“一色髹”。  相似文献   
57.
姚丽芳 《东方收藏》2023,(12):137-139
文章旨在通过将漆艺史、大漆工艺拆解成短、频、快的“活页式”大漆研学课程的方式,结合笔者及个人所在单位对大漆研学课程在研发、实践方面的经验,分析大漆研学对漆艺推广的促进作用。在不断丰富传统漆艺文化内涵、提升大众美育熏陶的同时,降低大漆教育的门槛,使其更加低龄化,受众年龄层次不断扩大,受众群体不断增加和拓展,同时助推大漆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以促进漆艺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对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件锥画漆奁盒上的所谓“狩猎纹”图像的具体分析,并以之与有关汉墓出土漆画和壁画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这件漆奁盒上锥画纹饰的主题并不是要表现“狩猎”,而主要是表现神人羽化升仙,因此,这幅图应改称为“神人羽化升仙图”。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工艺特点,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木胎和夹纻胎耳杯残片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耳杯的结构由内表面漆膜、内侧漆灰、胎体、外侧漆灰和外表面漆膜组成。木胎耳杯以榆木为胎,夹纻胎耳杯中的纺织品为麻类。红色漆膜的呈色物质为硫化汞。木胎耳杯漆灰层薄而细腻,填料主要为石英、钠长石和云母,夹纻胎耳杯漆灰层掺杂了大颗粒无机矿物,填料主要为骨灰、石英和钠长石。不同胎体的耳杯体现了不同的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60.
王乐斌 《东方收藏》2022,(4):105-107
西汉时期,漆卮作为一种饮酒器皿,被作为随葬品广泛使用,在墓葬中时有发现。漆卮起源于战国,流行于西汉。本文从考古出土的材料入手,对西汉时期墓葬出土的漆卮进行综合研究,将漆卮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漆卮的装饰风格和使用者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