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71.
杨璐 《满族研究》2023,(1):50-54
“钦定新清语”是乾隆帝为规范满语中的汉语音译借词、满语发音等而推行的语言规范。“钦定新清语”不仅仅是语言学发展的一大成就,也是研究清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重要史料。《钦定清语》是乾隆推行“钦定新清语”语言规范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钦定清语》是一部按类编排的满汉合璧的小型词典。乾隆朝“钦定新清语”语言规范文献研究综述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推行“钦定新清语”的目的、《钦定清语》的成书时间、收录内容以及“钦定新清语”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文献研究综述。对“钦定新清语”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研究综述,使得钦定新清语语言规范的珍贵价值和重要意义直观地体现出来,对“钦定新清语”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2.
闻名海内外的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原名陈统,出生在广西蒙山县圩乡屯治村陈家。他的母亲和我的母亲都是朋汉村刘家人,我们算是表兄弟。他还是我中学时的老同学.几十年来,我们是患难之交,有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673.
王偉係 《中华文史论丛》2023,(1):91-109+402
姚汝能以《安禄山事迹》一書聞名後世,然學界對其生平、宦迹、《安禄山事迹》成書背景及時間等問題均渺然難識。近年新發現的姚汝能於大中、咸通間所撰《史仲莒墓誌》及其夫人《杜氏墓誌》,不僅對其生年、科舉、官職除授和《安禄山事迹》作年等問題之考辨頗具裨益,且爲姚汝能依傍史仲莒門館時的政治形勢分析提供文獻支持,亦有助於梳理其與“芳林十哲”等同代文人的交往實迹。  相似文献   
674.
作为交际的满语已经濒危,但由于其长期与东北-北京官话的接触,形成了语言接触的底层.本稿谨通过对吉林乌拉街方言中反映满族风土人情的一些文化专名词汇的整理描写与例释分析,钩沉出乌拉街方言词汇满语底层之一斑.本稿认为乌拉街方言词汇集中反映和保留了一些满族原生态文化的内涵,颇具特色.同时,针对乌拉街满语及满族文化资源濒危的现状,本稿亦分析了拯救其濒危满语文化资源的迫切任务和重要意义,并尝试对拯救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75.
本文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B52 (乙 ) :1 7一叶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残叶进行了拉丁字母转写、汉译和注释 ,并在此基础上将该残叶与大英图书馆藏回鹘文同书进行对照 ,指出了二者的异同 ,同时探讨了残叶的年代、版本、译者及翻译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76.
《满文原档》是清入关前后以满文书写纪录的政务簿册,除了老满文、过渡时期满文及新满文以外,《满文原档》部分档簿以蒙古文或满汉合璧形式书写,这不仅为新老满文的字母符号与书写规则,以及满文发展完善历程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且为清早期多民族语言接触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满文原档》之满语以口语形式为主,并未经过文人修改,在语音、形态、词汇等方面与清中后期满语相差较大,可真实反映满族入关前后的早期满语状况。  相似文献   
677.
拜读贵刊2012年第8期唐宝林先生的《南京解放前后的陈修良》一文,感触颇多,刚好我也关注过陈修良的历史,补充一些。一、南京解放时首先攻入城的是35军,这支部队并非主力,由于南京城已空虚,主力部队都派到重要战场。35军原是吴化文济南起义的部队,由于时间仓促,并没有经过很好的整训,所以攻入城后军纪很成问题。陈修良为首的地下党与这支部队在接收时发生了顶撞,陈修良很着急,立即向市委做了汇报。但是当时的野战军负  相似文献   
678.
679.
《离骚》中有大量关于香草花卉的描写。这些香草花卉,往往与服佩、食用、栽种等象征性动作连用。诗中曾数度描述诗人如何穿着香花做成的衣物、佩戴香草制就的饰带,构成了“香草美人”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极富浪漫气息。一些学者认为《离骚》中服佩香草的书写是某种楚地“宗教意识”或原始巫术的表现,作为一首文人抒情长诗,《离骚》中的香草之名来源于书名传统,无论服佩、食用还是栽种香草的情境描写,皆是为了诗人抒发自我而进行的象征性表达。诗人之所以用穿戴、配饰香草这样的描写来象征自我的高洁,是建立在先秦时代“心文一体”,也即通过服、佩某种香草就可以获得其属性的民俗观念上的。对《离骚》服佩香草观念来源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关于《离骚》“楚地巫术说”的研究范式,拓展《离骚》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680.
历组卜辞的时代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随着地下材料的出土及学术研究的进展,历组卜辞时代提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本文从牛胛骨骨首刻辞的发展规律及相间刻辞的发展规律两个新的角度,论证了历组卜辞的时代确实应当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