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朱培坤 《民俗研究》2007,(3):117-124
岭南近现代建筑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自成一套完整的解释系统,甚至可以说,是较早把现代建筑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的标本。从开平雕楼到客家围龙屋,  相似文献   
12.
清前期贵州大定府铅的产量与运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春来 《清史研究》2007,5(2):65-74
矿业深刻地影响着王朝的货币与军器制造,以及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成为康乾盛世的表征之一。当时矿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铜与铅的开采和冶炼上。本文探讨代最重要的铅产基地——贵州大定府的铅的产量、分配与运销,以期揭示偏僻的西南一隅在改土归流之后是如何影响到整个王朝国家的。  相似文献   
13.
辜鸿铭是一代奇人,是晚及民国时候享有国际声誉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1857年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厦门同安。他从小就接受西方教育,曾被一对英国夫妇收为义子。他13岁即赴欧洲求学,10余年中游学于英、法、德、意诸国。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文学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4.
论文梳理了新加坡华侨赈捐活动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探讨了晚华侨民族主义从无到有、从政治制度认同发展为超越乡土观念的民族意识这一历史脉络。在前两个阶段的赈捐活动中,主要是新加坡华侨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而在1900年之后,新加坡华侨的赈捐活动则与中国的民间力量产生了更多的关联,新加坡的同济医院、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等组织积极参与到赈捐活动中。面对来自祖国民间的求赈呼声,新加坡华侨自发联系、自行组织助赈活动,产生了超越乡土观念的社会意识,进而生发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推动了晚华侨民族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张慧 《福建史志》2022,(2):7-12+71
本文以福宁府区域为考察范围,梳理出前期福宁主政官员对该地方的治理情况,讨论其治理特点、原因及对当地的影响。顺治至康熙时期,主政官员的治理不显,这与当时整体大环境的动荡有关。雍正时期治理成效方才初显,乾隆时期则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关注地方降水情况,要求各地定时向中央奏报雨泽,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雨泽奏报制度。本文主要利用循化厅档案资料考察晚时期雨泽奏报制度在州县上的运行实态。州县雨泽奏报在程序上有旬报和月报之分,无论旬报还是月报,格式上均要逐日书写天气状况、降水起讫时刻和降水量多寡。除旬报和月报外,还存在另一种特殊的上报程序,即各属如遇夏雨冬雪要随时上报。统县政区和高级政区长官对州县雨泽上报格式、时限、人员、信息准确性等进行查核,是确保雨泽信息准确的重要保障。州县户房的书吏是具体负责雨泽信息收集并上报的人员,在此之外,农官上报也是雨泽、收成奏报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史杰鹏 《江汉考古》2007,(1):92-94,72
本文讨论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容成氏》里的“酋”的“酋”和“夹州”的“夹”两个字,认为它们古音分别和“淑”和“冀”字相近,“酋”应当读为“淑”,“夹州”就是文献中的“冀州”。  相似文献   
18.
韩倩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7):92-110+142
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以光绪《大婚典礼全图》(以下简称《大婚图》)为线索,结合同治、光绪《大婚典礼红档》(以下简称《红档》)等宫档案,辨析代皇帝大婚前后在妆奁、铺宫、筵宴等不同场合使用的瓷器,以及这些瓷器的获取途径、筹办机构等,试图将大婚瓷还原至其所属的历史情境,从而理解宫廷用瓷在国家大典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代盛京昭陵的建筑、管理、沿革所构成的历史文化风貌与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昭陵初建,其工程时间之短、建筑规模之小,反映了初国力之有限以及满族早期的节葬与火葬习俗。入关后定鼎中原,随着国力的提升,对昭陵进行了“积累式”的补建修缮,使陵寝格局逐渐完善,陵寝景观庄严壮丽,民族特质别具一格,建立起完善的陵寝管理体系。末在列强的蚕食鲸吞中,政府虽然屡次表达出对盛京陵寝的关注与重视,但实际上却透露出“弱国无外交”的无奈窘态,反映出其腐朽无能的本质。朝灭亡以后十余年间昭陵仍然依照“皇室优待条件”予以保留,直至1927年被开辟为公园。透视昭陵建筑群的历史变迁俨然是一部王朝的兴衰历程。  相似文献   
20.
略论晚清汉学的兴衰与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期,兴盛于乾嘉年间的代儒学主流学派-汉学-尽管走上衰落的道路,但这种衰落并非直线性地下降,而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曲折变化的过程。自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汉学依然是中国学坛人多势众、著述丰富、分布广泛的强势学派,居于学界“老大”的地位。晚汉学家们秉承乾嘉宿儒治学传统,在经学、小学、音韵学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取得显著成就,甚至在某些方面直驾乾嘉而上。晚汉学因处于与乾嘉汉学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形成“实”、“通”、“变”的历史特征,并随着中国传统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实现着自身的新旧更替。晚汉学既沿袭了传统儒学的许多消极因素,也包含着其中的积极成分,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产生了复杂而多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