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明清时期的中朝关系一般被视为典型的朝贡关系,但在文化心态上,朝鲜一直采取尊明贬清的态度。朝鲜把明朝看成中华的化身,把满洲看成夷狄,明朝灭亡以后,朝鲜以“小中华”自居,因现实政治的需要,朝鲜大肆宣扬明朝的正统,贬斥清朝的正统。朝鲜以宋时烈为代表的性理学家,以朱熹的思想为基准,形成了以尊华攘夷为中心的华夷观作为他们处理与清朝外交关系的准则。他们对于正统论的论述,依从朱熹的思想,且只关心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正统性,而不关心其本国历史上王朝的正统性。这是朝鲜后期儒家性理学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2.
论晚清"裁厘统捐"与"裁厘认捐"的尝试及夭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华山 《史学月刊》2004,5(2):57-63
厘金在晚清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多次征收而导致的税率过高使多方极为不满,也造成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矛盾。《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预备“裁厘加税”,清政府决定对厘金进行改革,实施“裁厘统捐”。随着立宪运动的展开,商民势力较大的江浙等省发起“裁厘认捐”,以抵制清廷的“裁厘统捐”。由于厘金问题事涉中央、地方、商民等多方利益与矛盾,加之清廷措置失当,短时期内难以顺利调适,博弈的结果是官方的“裁厘统捐”和商民的“裁厘认捐”均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53.
刘晓琴 《史学月刊》2004,39(8):47-51
晚清留英教育在船政学生留英之前已经开始,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就派遣了同文馆学生赴欧洲游学。之后,历届驻英公使都带有同文馆学生充任使馆随员或翻译学生,在处理外交及使馆事务之外,这些同文馆学生还负有学习的任务,可以入英国学校学习。19世纪90年代总理衙门还制订章程,派遣了两次同文馆留英生。20世纪初,京师同文馆归并京师大学堂改称译学馆后,再次派遣学生赴英留学。同文馆学生留英在整个晚清虽然不多,但也自成一系,是晚清留英教育中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54.
20世纪踟年代,日本外务省藏“日本外交书”第一门“政治”第六类“诸外国内政”第四目“各国内政关系杂纂”的“支那之部”中“有关革命党及亡命”档案,在少数日、中近代史学的论中已有引用。从90年代至今,中国学应用此件档案较多为陈锡祺先生主编的《孙中山年谱长编》、毛注青先生编的《黄兴年谱长编》、俞辛焯先生编的《黄兴在日活动秘录》(俞先生另一书《孙中山  相似文献   
55.
近日 ,笔者在天津文庙书摊 ,偶然发现了一张《北洋官报》 (图 1 ) (只有首末两页 ,可惜没有正文 ) ,随即购藏。《北洋官报》是折叠册子式 ,纸质柔软洁白 ,边框是祥云纹样 ,报头左右是龙图 ,中有“圣祖庭训格言”六字 ,中间是庭训格言全文 ,右边框篆文直书“北洋官报” ,左边直书三行“光绪三十年五月初三” ,“第三百十七册” ,“本局开设天津河北狮子林” ,下框内是本册目录 ,有趣的是首页的版式 ,与元、明、清通行的宝钞一脉相承 ;末页有横滨正金银行广告 ,该报在全国各地的代销点 ,还有火车、轮船时刻表 ,当天的金、银、铜元的牌价 ,左边…  相似文献   
56.
长期以来 ,法律史学界把中英《马凯条约》第十二款关于英国有条件放弃治外法权的承诺视为晚清法律改革的主因。而历史的真相是 ,1 90 2年商约谈判时张之洞主导制定了这一条款 ,首倡“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说 ,其目的在于推进国内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1 90 7年后张之洞又否定了“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说 ,其目的是为了反对沈家本在他看来过于“西化”的法律改革模式 ,以维护其“中体西用”的法律改革思路。这一过程表明 ,领事裁判权问题始终只是晚清主持改革者推进法律变革的手段。事实上 ,晚清法律改革作为清末新政的一部分 ,也是服从和服务于新政这一整体政治局势的 ,它本身并没有自己额外的起因和目的。  相似文献   
57.
晚清南阳县土地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辉 《清史研究》2004,(4):59-70
本文试图以土地生产力与承载力等相关土地利用强度评价指标为基础 ,利用MapInfo技术 ,再现晚清南阳县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 ,为合理评价历史时期区域土地利用的强度及其人地关系特征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8.
光绪初年华北大旱灾中,妇女买卖异常猖獗。被买卖的妇女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其去向以为婢为娼者居多,在传统伦理观念驱使下,许多难妇恪守贞节,不惜以死明志。严重的妇女买卖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地方政府与民间进行了相关的救助活动,然而由于诸种原因,仍有相当多的妇女被排除在救助之外。  相似文献   
59.
以《清实录》为依据,选择了"良民"、"小民"、"愚民""、刁民"、"奸民""、盗"、"贼""、匪"等八类有关民众称谓的话语进行统计分析,以窥探有清一代治乱兴衰之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60.
张之洞是晚清政绩卓著的封疆大吏,又先后充任浙江、四川乡试副考官和湖北、四川两省提学使。亦堪称绩学能文之士。其所写《劝学篇》,曾经风靡一时,轰动朝野;其编撰《书目答问》。被誉为读书门径,治学津梁,至今仍在重印。缘于此故。在张之洞生前死后,都有人在搜集刊刻其诗文公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