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主要依据清代安徽方志的记载,对清代皖江圩田的类型与水利的规模、特点和修筑方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2.
本文坚持作者长期主张的"从游牧社会发现历史"的研究路径,从表象史的角度对卫拉特蒙古在清代前期的政治地理空间观念进行探讨,从各种侧面的文献的言说缝隙中捕捉其被强势话语所遮蔽的某些微弱声音。作者认为:作为游牧民族的准噶尔人的疆域观具有自己持续强烈的思维定式,游牧社会中原始的地点漂泊不定与"非地域化"现代性不可同日而语。划定旗地在蒙古社会历史乃至整个东亚历史上具有至为深远的意义,对蒙古民族的疆域空间观念的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祁美琴 《清史研究》2007,17(3):73-86
基于学术界对清代长城的地位和清代长城边口贸易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在与明代长城边口互市相对比的基础上,对清代长城边口贸易存在的原因、贸易的特点、管理及其性质诸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4.
清代铜镜虽处于铜镜历史衰退期的后段,但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尚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讨论。本文即着眼于清代铜镜所表现出的文化风格并分析其成因,另外利用现代研究成果,对清人著作中因时代局限而出现的一些断代错误作出订正。  相似文献   
35.
清代的宫廷绘画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兴盛,伴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画家,在内容、艺术形式和绘画技法上都表现得丰富多样,同时也承载着细致而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本文选介了避暑山庄博物馆馆藏的四幅清代宫廷绘画,以供研究赏析。  相似文献   
36.
殷安妮 《收藏家》2007,(4):37-42
明末以来,上海露香园顾氏以“画绣”之誉震溢海内,其典雅的风格以及丰富多变的针法对其他传统绣种影响深远,以至于到清代中期以后,顾绣几乎成为江南闺阁丝绣工艺的统称,笔者就所见故宫博物院藏顾氏绣品之特点,浅谈一二。  相似文献   
37.
张浦生 《收藏家》2007,(1):60-63
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项伟大的创造发明,从商代始烧原始青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瓷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件瓷器都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传递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延续着炎黄子孙的文脉。中国瓷器将艺术与科技相交融,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不仅是可供实用的物质器皿,而且具有极高的审美情趣。沉静典雅的青花瓷更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它采用以钴为着色料,在胎上先作画后上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工艺,呈色蓝白相映,绘画纹饰生动明快、历久尤新、永不裉色、赏心悦目,博得了古今中外人士的共同喜爱。…  相似文献   
38.
梁秀华 《收藏家》2007,(4):83-86
一、章绶衔的生平、交往及书画造诣章绶衔的生平资料很少,大抵一些书籍记载都是寥寥几字。因他与陆心源生平有交往,且时代又近,据以陆心源总编修的《光绪归安县志》载:“章绶衔,字紫伯,恩贡生。好聚书,熟于掌故。与之谈乡邦  相似文献   
39.
朱洪 《江淮文史》2007,(5):75-81
刘半农和苏曼殊,都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如都是诗人、翻译家、小说家;他们都是反封建的文化战士;他们的命运都非常坎坷。曾经,他们也有过短暂的交往,值得追述。  相似文献   
40.
自古为官皆有禄,禄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在清代,从雍正朝开始,外官不仅领有俸禄,还有丰厚的养廉银.迨及乾隆中后期,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治政中频繁出现了罚扣督、抚、藩、臬等地方大员养廉银的情况,这形成了乾隆朝官僚政治的一大特点.从乾隆罚扣地方大员养廉银的缘由、目的及具体运作来分析,这项措施与地方大员所受的行政处分有密切关系.即在运作中,出现了以罚扣大员养廉银代替其所受行政处分的情况,而且这种代替经历了开始、发展、减弱、制度化等过程,最后以法的形式在乾隆后期确立下来.本文对此做一粗浅分析,试图揭示乾隆时期处分制度的再调节与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