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洪叶 《巴蜀史志》2007,(2):46-47
人口贩卖是伴随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顽疾,这一丑恶现象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从未禁绝。与其他皇天厚土所及之处元异,清代四川的人口贩卖十分猖獗,对当地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王朝在四川统治的稳定。  相似文献   
42.
曹敏 《东方收藏》2023,(6):89-91
甘肃灵台蛟城庙长寿殿壁画是平凉地区清中期代表性佛教、道教融合艺术遗存,主体为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壁画保存完整、内容丰富、造型生动、技法娴熟,其神像文武兼备、男女各异、个性鲜明。其中,二十四诸天尊格选择与一般斋天科仪有所不同,诸多造型均以道教神祇典型形象出现,并将佛教摩利攴天以道教斗姆元君的形象展现出来,这些都是佛道艺术融合及世俗化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43.
吴俊 《东方收藏》2023,(8):86-88
清代金溪作为小说刊刻中心,其绣像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对于整个清代小说出版和小说图像而言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文章立足于清代江西小说刊刻业的繁荣景象,把握书商进行创作、出版、传播的时代线索,以绣像风格特征为索引,从视觉风格、叙事干预、批评功能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4.
一般认为,圣训体现的是颁发谕旨的皇帝的思想与观念。康熙敕修按圣训体例选编自己谕旨的《政治典训》和雍正主持编纂的《清圣祖圣训》的差异,为考察圣训体现的是颁发谕旨皇帝还是敕修皇帝的思想观念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康熙在位时《政治典训》已形成了完善的稿本,没有颁行。雍正即位后敕令继续编纂,但最终没有颁布该书,而是依照惯例,另起炉灶,敕修《清圣祖圣训》。《政治典训》与《清圣祖圣训》均选录康熙谕旨,体例相近、类目多有相似之处,皆以宣扬康熙圣治、训谕臣民、垂范后世为目的。其差异主要是在内容上,《清圣祖圣训》收录的是雍正皇帝认同的康熙皇帝谕旨,删去了《政治典训》中与其治国理念相冲突和对自己不利的内容,能适应雍正治国的需要。不仅是《清圣祖圣训》,清代的圣训都融入了敕修皇帝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45.
界线和幅员是政区的重要地理要素。清朝共有203个县级政区发生过析分,析分后大多是新设县级政区,也有少量增置直隶厅的情况。随着县级政区析分、裁并增多,聚落点、柳条边等人文地理要素成为政区“分疆画界”的重要依据。清代县界调整较为密集的区域为奉天、苏南、陕南、川东、闽粤交界处等地,这些区域增设县级政区较多,体现了清代的地域开发进程。“分疆画界”作为清朝均衡地方治理的行政手段,在治乱理正、基层治理与应对边疆危机等因素推动下运作和演变。县界的空间形态总体上是在依照自然“山川形便”形塑合理的幅员、调节与行政中心的距离等综合设计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46.
满族作为入主中原的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亦是东亚文化圈崭新的聚焦点,邻国朝鲜对满族群体格外关注,燕行途中那些关于满族族群的书写既有客观的历史记录,又是主观情绪的宣泄与表达,冷峻的评判与理性的思考充斥在燕行使的日记中,成为域外透视历史满族与文化满族的重要窗口,对满族群体来说,这是一次具象与宏观的域外形塑,对燕行使来说,这是一次不同文化间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47.
一条鞭法改革后,明清时期的流官区主要依赖赋役全书登记的田亩户丁数,直接将钱粮徭役折银,向编民个体征派。清代白山司所见,国家赋役征派的主体是司官而非土民,而在土司内部,土司对土民的赋役征派仍主要依赖“城头-村”的基层组织,桂西土司区田地分类、田赋征收及劳役征派等仍保留原有的社会传统。不过,随着国家管治的深入,清代白山司赋役制度呈现出适应性调整,司官向国家承担的田赋与劳役部分,其田地丈量、粮赋征收与劳役征派均可见其深受一条鞭法的影响,尤其是粮田、垦田名义下越来越多土民进入国家赋役体系,劳役征派也实现了由役民向纳银的过渡。白山司个案呈现了国家制度与土司地方传统并存运行的转折中的形态,而土司逐步纳入国家体制的过程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8.
清代桂林关隘在地理分布上相度地势、凭险而立,扼路之要、驻兵戍守,既与其他交通设施紧密衔接,又多分布在不同政区、族群交界之地,建有一定规模的防御设施,成为清王朝巩固政权、控制民众的重要凭借。特殊地理位置上的关隘,不仅成为了官府收取关税、招佃守土的据点,对巩固当局政权的稳定、区域秩序的构建与维护,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啕南营戏楼坐落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高家营镇啕南营村,建于清代,规模较大,保存完好,是张家口市现存为数不多的古戏楼建筑精品,也是万里茶道河北段重要的遗存点。2017年,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啕南营戏楼进行了调查和测绘,充分了解了其建筑形制和保存现状。戏楼为双幢竖联式,由前台和后台两部分组成,设计合理,构思精巧,细节做法上显示出一定的地方特色,对研究河北明清戏楼建筑、农村传统民俗文化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年久失修和不合理的现代改造,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情况,亟待保护修缮。  相似文献   
50.
邹怡 《清史研究》2003,77(4):19-32
屋宇密集的城市,火灾牵动着诸多的社会关系,连带了一系列社会事务,因而城市消防事业的运作情形,反映了城市中社会关系的组织和构造.有清一代,杭州地方政府组织了专门的救火兵丁,实施了"官水桶"等防火措施,但限于人力与财力,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消防需求.为此,政府将平时的防火工作下放到基层,并号召民间力量参与其中.而由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居民关系复杂化,则推动了"义民"、"救火集"等民间救火组织的产生.官方与民间两类救火力量,各有不足,互相补充,共同承担起杭城火灾的救灭任务.灾后的赈济亦由官府和民间双方共同参与,但在官员自愿捐资的背后,却是他们保全宦途的策略性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