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文成周冕墓建于清代,是典型的浙南石构墓。整座建筑由优质辉绿岩分件雕刻而成,雕刻内容丰富翔实,雕刻工艺精湛高超,墓碣挽联样式多样,艺术形象精彩饱满,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2.
乐楚 《文史博览》2014,(11):15-16
1868年,司徒美堂(著名旅美华侨领袖,中国致公党创始人)出生在广东开平县一个贫苦家庭,6岁丧父,读了4年私塾之后,到新会县城的一个小作坊里当学徒。 1880年,司徒美堂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做杂工。当时,美国社会掀起一阵强大的“排华”逆流,华人备受歧视,经常遭到美国流氓欺负。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很多华侨加入了当时北美华侨下层群众的一个最大的民间结社组织——洪门致公堂(其前身是洪门,又称红帮、天地会、三点会、三合会,1925年发展成中国致公党。现在的中国致公党,是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属于中国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93.
在20世纪初的昆明城里,一些集技术和艺术为一身的摄影师,熟练地使用当时较为先进而又笨重的摄影器材,在大街小巷、官衙与民居陋舍之中,在滇池的湖光山色与田园农庄之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时代影像。透过这些历史图照,我们能够直观地认识百年前的昆明,感受那一派田园都市的美景。  相似文献   
94.
《世界遗产》2014,(6):100-105
正杨柳青镇位于天津市西,明代称"古柳口",因盛产杨柳得名,自古风光优美,水运发达,有北方"小苏杭"之称。杨柳青年画据传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盛于清代中叶,从业者甚多,有"家家都会点染,户户皆善丹青"之誉。2006年,杨柳青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5.
康熙三十年杭州教案爆发,为在华西教士提供了促使清廷解除康熙八年禁教令、重新考虑天主教政策的历史契机。在多方因素影响下,康熙三十一年宽容天主教诏令终于颁布。该诏令不仅为天主教在华活动创造相对宽松的传教环境,而且引起欧洲天主教社会的较广泛关注,刺激了欧洲向中国拓展传教事业。此外,康熙三十一年容教诏令还成为道光二十四年法使喇萼呢与两广总督耆英谈判时,胁迫清廷同意弛禁天主教的一个重要筹码。  相似文献   
96.
经济行为与环境变化:清前期台湾野生鹿消失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鹿曾经是台湾数量最庞大的野生动物群之一。明末以来,随着台湾贸易交流的活跃,鹿成为大宗出口商品,土著居民由原先捕鹿作为民生用品逐渐发展至为市场服务;清前期大陆移民入台的农业垦殖又破坏了鹿原有的生态环境。人类经济行为引发的环境变化,最终导致了野生鹿在台湾渐趋消失。  相似文献   
97.
罗树杰 《民俗研究》2006,(1):251-256
由徐杰舜任主编,徐杰舜、周耀明、万建中、陈华文、陈顺宣等撰写的《汉民族风俗史》终于在2004年12月由学林出版社出版了。全书分导论·先秦汉族风俗、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和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五卷,书后附录徐桂兰、唐怀宣等编写的1949—2000年汉族  相似文献   
98.
清代台湾疫灾及社会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代台湾纂修的地方志表明,台湾疫灾经历了由瘴气到瘟疫的转变.台湾疫灾在开发初期以瘴气为主,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瘟疫成为台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疫灾.台湾民众对疫灾的抗击与防御,几乎与大陆传统社会的防灾方式没有区别,但也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9.
李晖 《文物春秋》2006,(4):63-65,70,F0003
本文以避暑山庄博物馆馆藏的青花瓷器为例,分析介绍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青花瓷器在造型、釉色、装饰图案及绘画风格等方面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00.
宗凝 《收藏家》2006,(4):67-68
《收藏家》2006年1期刊王少石先生《清吴之阣松荫对弈图竹雕笔筒—兼谈吴之阣的生卒年代》一文,向读者介绍他在数年前以一幅荷鸭图换得访客一近四百年前的竹雕笔筒,但从图片看,我认为可能是一件利用旧材料雕制的现代伪品。而王少石先生文中所述有误。故拟文略抒己见,以供参考。王文说此笔筒“椭圆形、棕灰色、高15.5、口径13.1-14.7厘米。可能因为一度保管不善,笔筒受到潮湿环境的侵蚀,外观呈陈旧的木质感,光泽也较弱,内底已有些朽意。”从物件的尺码和图片所见笔筒比例失调,形象不美,口形几乎是鸭蛋状。虽说竹子天然生成,难以求得正圆,但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