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海外中餐     
阿兹猫 《风景名胜》2011,(9):173-173
全世界没有找不到中餐馆的地方,甚至芬兰北极圈的首府罗瓦涅米也能看见挂着大红灯笼的中餐厅。早年在国外的旅行多是参团游,以中餐为主,毕竞旅行社订的团餐经济实惠,时间也快。西餐时间较长,价格贵,还不一定合国人的胃口。但这中餐和我们在国内吃的差别可就大了,按老外的口味改良后变得四不像,正宗的非常少。  相似文献   
72.
蒋人和  瞿炼翻译 《山茶》2011,(11):96-103
南、北响堂山石窟以其庄严精美的佛教造像代表了6世纪中国北朝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石窟在20世纪初遭到严重破坏,雕塑流失海外。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耗时八年,数字化复原了北响堂石窟南洞的原貌。  相似文献   
73.
《丝绸之路》2011,(17):79-80
近日,青海省旅游局在西宁组织推介会,向来自新加坡、德国、日本、韩国和瑞士的32名旅行商推介大美青海旅游资源、产品和线路。国家旅游局国际司和中国驻日本大阪、新加坡、法兰克福旅游办事处有关领导,以及青海省旅游局和青海省内14家旅行社负责人参加推介会。  相似文献   
74.
"用知识改变命运"。海外华人如是,在国内拼搏的人,也应如是。在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龙的传人》首度唱响,并成为此后二十年里众口传唱的不朽经典,也让此歌的演唱者——海外华侨华人代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喜瑞都市长黄锦波的名字蜚声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75.
短短4年时间,他经历了从新人到成熟员工、从内地到海外的转变。与80后同龄人相比,他的成长几乎是跳跃式的,带着青春的憧憬和张力  相似文献   
76.
关山 《中华遗产》2011,(4):82-89
曾经有国外的文物专家访问中国时,听说中国政府正进行抢救流失海外文物的工作,表示难以理解,“文物放在西方的博物馆里,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能传播中国的文化,这不是更好吗?”  相似文献   
77.
张晓东  黄夕 《环球人物》2013,(13):16-19
辞了职的副总理及议会高官,都曾是他长期的支持者5月8日,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兼政府办公厅主任苏尔科夫忽然宣布辞职。一直以来,这位俄政府"三号人物"非常神秘,号称"克里姆林宫的灰衣主教",曾先后效力于  相似文献   
78.
20世纪20年代末,杨成志赴滇开展民族调查,往返途中在越南停留月余,收集了不少关于越南的文字、实物与影像材料。此后他根据相关材料撰文对越南社会、历史与文化进行了总体性介绍,成为首位研究越南的中国人类学家。这不仅是中国人类学、民俗学的一笔学术积累,亦彰显出杨成志的家国情怀与其越南研究的方法论意义,迄今仍对中国人类学的海外研究深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9.
论文梳理了海外中国劳工保护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探讨了海外中国劳工保护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和新形势下创新与提升的应对举措。研究显示:海外中国劳工保护制度经历起步探索期、规范建制期、调整拓展期、发展完善期的演进轨迹,展示出一个清晰和完整的兼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制度谱系。海外中国劳工保护制度演进有五种驱动力:理念转变、国内发展需要、国家实力提升、国际形势转变以及关键节点催化。海外中国劳工保护是我国海外利益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背景下,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来重新审视海外中国劳工保护制度的演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外籍人才引进中的国籍之争与“中国话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阐述了国籍政策调整的国际趋势;探讨了现代国籍理论的西方特性、中国国籍政策的特殊内涵等问题;并对当前关于人才引进中国籍争论的几个误区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单一国籍政策是强化国族认同的内在动力和客观需要;放松国籍限制只是全球化时代的趋势之一,不能忽视强化主权认同、努力消除双重国籍潜在风险的趋势;基于近代西方移民文化的国籍理论有悖于近代中国历史演进规律及国家现代化进程;本族裔外籍人才的个人权益只是国籍政策调整中的一部分依据;通过"双重国籍"形式主要是解决公共服务与发展机会两个方面的问题,而这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或途径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