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0篇
  4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记得有句话说书和人一样是要讲缘分的,读龙登高教授的新著《跨越市场的障碍:海外华商在国家、制度与文化之间》(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以下简称为《跨越》),也多少有些类似的情景。说来惭愧,在华侨华人研究“堂口”里谋生,最不愿意读的就是本专业的论著,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拼凑任务才耐着性子翻些必需的资料;同行赠送的专著,不少躺在书架上与灰尘为伍,有时内心不免歉疚于这些作者。主观方面,个人碌碌无为自甘庸懒;客观方面,现在的出书速度快、数量多,文化快餐大多令人提不起阅读的胃口甚至还有伤胃之嫌。“自从一读愣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相似文献   
12.
汪晓云 《民俗研究》2007,(1):218-229
一、《山海经》:"夸父"神话叙事源头 说到"夸父",我们立即想到"夸父逐日"神话."夸父逐日"神话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大荒北经》与《列子·汤问》、《博物志·史补》.  相似文献   
13.
妹尾河童日 《世界》2007,(8):174-175
语言算什么 有人非常生气地说:“在意大利问路,那里的人往往给你乱指一气,他们撒谎也不脸红,太不热情了。”  相似文献   
14.
吴志光 《收藏家》2007,(3):67-68
在中国金融史上有着一块切肤之痛的历史伤疤,那就是清末民初社会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时腐败当局所举借的外债。根据目前的史料,第一笔外债为现存中国国  相似文献   
15.
艺术简历     
《百年潮》2007,(7):80-80
张荣庆,1938生,河北安国人。擅长书法及书论。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三、四届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编审职称。  相似文献   
16.
海外友人致孙中山信札选(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 魏紫维 (ZeeVeeWai) (上海 )致函(1912年 2月 2 0日 )中华民国总统孙先生台鉴 :阁下主张宗教容忍和保留安息日 ,对此我深表赞赏。这有助于其他国家以基督之邦而尊重我国 ,我们今后也要为成为基督之邦而齐心努力。我一直渴望能有机会建议阁下聘一位私人牧师以便在安息日为阁下主持礼拜仪式。可能的话 ,在参议院开会前念一段祈祷词 ,以示承认上帝并祈求他给国家带来福泽。我认为这样做会得到上帝的赐福。在世人眼中 ,我们也是个基督之邦。“正义能使邦国兴盛 ,罪恶却为国家带来耻辱”(箴言十四章 ,三十四节 )。“奉主为上帝的人都是有福…  相似文献   
17.
1927年至1945年间,作为国民党新闻法制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外党报管理政策,是国民党对海外党报进行思想、活动和言论控制的重要手段。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尽管这些政策具有鲜明的海外特色,并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本质上看,其仍然是国民党以"党化新闻"、"党控新闻"和"新闻一元主义"为核心的新闻统制政策在海外的延续。  相似文献   
18.
葡萄酒作为外来文明的内容之一,在中国有两千年以上的饮用历史。本文通过观察葡萄酒传入中国的过程和时间,以及传播、生产人群和生产地域,认为中国古代葡萄酒的酿造与饮用可分为两个文化区,是中国文化多元化的表现。而葡萄酒传入内地并融入中国传统的酒文化,既有赖于国家统一的大历史背景,也与粟特人入华有关,其在内地的生产与流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特性。  相似文献   
19.
郑和下西洋航海活动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费信《星槎胜览》记载,当时各国统治者纷纷遣使“执圭捧帛而来朝,梯山航海而进贡”,不仅促进了中外官方和民间海洋贸易,也大大提高了中国侨民在侨居国的地位,使散居海外为数众多的华侨,与祖国紧密地连在一起。从此,海外华侨在政治上有了靠山,有了后盾。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使海外华侨不仅免遭外国的凌辱、屠杀,而且得以顺利重建家园。尤其当时曾有一部分随郑和下西洋的人留居东南亚,如文莱、爪哇等地,就有不少广东、福建人留居,成为华侨。他们所带去的中国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音乐美术、文学艺术、生活习俗、生产技能、商业贸易等对侨居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海外人才回归的历史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6月26-28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和中国内地的代表共51人,提交论文15篇。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胡永继、国务院侨办经科司巡视员兼副司长谭天星、湖北省人事厅副厅长温兴生、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何祥林、海外代表曾支农先生先后向大会致辞表示祝贺,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全国十大优秀“海归”之一———王辉耀先生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教授作会议主题演讲。本次会议有四个特点:(一)“华创会”与国际学术会议相结合。为增进华侨华人居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