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3 毫秒
41.
会馆是各产业行帮的信息窗口,以及行帮集会、社交、寄居的场所,还是同乡商人在外埠的势力基地。会馆中人们的交往,能够联络乡里感情,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播,于是桂北会馆里搭建戏台以娱人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些会馆中的相关记载,成为广西戏曲研究的珍稀史料。桂北会馆碑刻凸现了当时当地戏曲生态:一是反映出戏台是会馆构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展现了会馆戏台演戏历来受到欢迎,曾在民众中引起轰动效应的情形;三是记录了会馆的戏曲演出是普遍存在并持续不断的。  相似文献   
42.
故乡的温柔     
静初 《风景名胜》2014,(11):175-175
说起故乡,滔滔不绝。麻辣火锅的香气,毛血旺的辛辣,南山烧鸡公的甘美,光是一道幕就能牵出无数乡愁。离开重庆十年间,无数次探亲回去,吊脚楼拆了,老城门重修了,湖广会馆翻新了,洪崖洞俗气了…… 如果说对哪座城市有毫无理由深沉的爱,那一定就是故乡了。对于从小在嘉陵江边长大的我,骨子里天生就多了狂野粗放和柔情铮铮,即便白发苍然到步履维艰,我仍觉得自己就是故乡的孩子。  相似文献   
43.
李波 《丝绸之路》2011,(4):88-89
本文通过对豫西南会馆建筑装饰艺术价值与审美内涵的分析,提出"应用就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的观点,探讨了豫西南会馆建筑装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相关措施,并强调从事艺术设计的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我国古代艺术设计的特点和民族特色,增强传统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44.
明清时期移民经济对会馆、公所兴起及区域市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燕  隋福民 《人文地理》2007,22(4):124-128
本文以苏州城为例探究明清时期会馆、公所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发现移民经济对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重要作用,同时对苏州城会馆、公所这类组织的专业化市镇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我国近代区域市镇化的影响,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5.
正近日,我从汉口友谊南路拐进逼仄的长堤街,进入打围封闭的银丰片,经过一番辗转,终于看见了重见天日的保寿硚。与以往所见不同的是,该桥桥基已全部露出,桥下居然有水,几乎重现了当年保寿硚的原貌。在保寿硚青石栏杆上,一面刻有"道光十四年酉秋月山陕水菸众号建修",另一面刻有"保寿硚"三个楷书大字。据方志记载:保寿硚又名裕麟桥,始建于康熙初年(1662年左右)。1822年刊刻的清范锴所著的《汉口丛谈》上,裕麟桥使用的是木字旁的桥字,当初应是一座木桥。1834年,山西、陕  相似文献   
46.
戴勤锋 《文史天地》2012,(11):59-61
四明公所是由旅沪宁波籍人士在1797年建成的、带有慈善性质的同乡会馆。其规模之大,势力之强,不仅是当时上海各同乡会馆中的翘楚,而且还是近代宁波帮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扩张,并取得最后胜利的纪念地。如今,重温这段悲壮的历史,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47.
天后是中国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上海是其重要信仰圈.晚清至民国时期,上海的天后祭祀活动有官方与民间两种形式,早期两者互为促进;进入民国后,官方所建庙宇尚存,而官方仪式却不再举行,但民间的信仰活动仍有持续,尤其在沿海省籍移民中仍然盛行.闽粤商人是上海天后信仰的基本信仰群体,上海的闽粤会馆几乎都合天后庙宇与会馆建筑于一体.虽然上海其它省籍会馆祭祀天后现象不在少数,但在神偶供奉排序、仪式活动方式等方面与闽粤会馆存在诸多不同.就上海闽商而言,天后不仅是海神、行业神,还是乡神.天后信仰使大多数闽商会馆在同籍商人中具有凝聚力和亲和力,其中一些会馆在进入民国后仍具超越同乡会的活动能力,与天后供奉有关.  相似文献   
48.
最喜在明清笔记中寻找家乡的足迹:“毫之地,为扬豫之冲,豪商巨富比屋而居,高舸大犏连樯而集。”这是康熙年间文人钮锈在《觚腾(gu sheng)》的文字。想想看,商贾云集,高舸连樯,该是怎样的热闹场景?各地商人皆欣欣然联袂而来,毫州城中会馆林立。而古老的县志也在一页页间诉说  相似文献   
49.
会馆是旧时中国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最早的会馆是在京城产生的,是京城的官吏为家乡来京考试的举子和在京侯任官员而设的馆舍。后来又出现了行业会馆。会馆既是谋求公益的组织又是同乡集会议事、宴客娱乐的场所。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全国一些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商品市场繁荣的城镇也建起同乡或行业会馆。早期会馆戏楼是和神庙结合在一起,用作同乡人在一起敬神祈福的场所,后来又发展成了酒楼、茶园、戏院式戏楼建筑。襄樊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28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历来为  相似文献   
50.
浙江会馆,位于太原市南肖墙西端的88号院内,与关帝庙紧密相邻。虽然四周已被现今的高楼商厦、宾馆饭店所包围,但是走近前去,依然可见殿宇巍峨,树木葱葱。馆内两株高大的白杨树和一对粗壮的洋槐为庭院增添了绿色.每到春天时,槐花盛开,郁香阵阵。漫步院中,映人眼帘的绿树、黄墙、青瓦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顿生诗意。它是目前太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