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8篇
  12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自古以来,巴蜀人杰地灵,文化兴盛,书法之艺亦如此。尤其是近些年,山城重庆的书法事业发展蓬勃而有序,这一切,作为巴蜀重要的书法教育重镇的西南大学书法所举功甚巨;当然,更与西南大学书法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曹建教授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曹建先生以其突出书法创作、书法理论成就和专业的组织能力使得这里的书法文化氛围逐渐郁郁乎兴  相似文献   
42.
尹虹 《史学月刊》2003,(3):74-78
都铎时期是英国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期。英国虽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国王在政策上仍需要议会的支持,议会亦需要王权的保护。这种“互助”的关系也反映在流民立法上。当英国出现严重的流民问题时,议会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法规中充分体现了国王的意志。因此,无论是“血腥立法”还是“社会福利”立法,其根本目的都是解决社会危机,避免发生动乱,稳固统治,在这一点上议会与国土的利益是一致的,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43.
法家学派在时间上有前期、后期之分,在地域上有齐法家和三晋法家之分。商鞅是前期法家名代表人物,其法学理论典型地体现于社会终极理想之中。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首先是法治化社会,以法治国,在社会高度法治化基础之上,人类有望进入其理想化阶段——道德自律社会。法的力量由中心退居边缘,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开始由边缘走向中心,道德价值体系成为人类社会最高原则。从“法治”到“德治”,这是商鞅法学理论的逻辑过程,也是商鞅法学理论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44.
1870—1914年英国的济贫法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70—1914年英国的济贫法制度仍然遵循1834年新济贫法所确立的“济贫院内救济原则”。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英国的济贫法制度在1870—1914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这种以对贫困的消极被动性救济而不是积极主动性预防为基本特征的济贫法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以及济贫法制度本身的改革,英国的济贫法制度作为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而暂时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45.
《土地改革法》的夭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之光 《炎黄春秋》2006,(8):14-17,30
1950年7月,湖南邵阳地区土地改革开始试点,当时我在该地区负责青年团工作,地委派我参加邵阳县委,在县委统一领导下搞土改。从一个乡的试点到全县基本完成,除“复查”外,我参加了土改全过程。 经过近五个月(其中约一个月搞征粮)夜以继日的工作,到同年12月,完成了包括三个试点乡在内的四个区的土改,并已按计划向其余13个区的60个重点乡铺开了。  相似文献   
46.
当西方国家拒绝接纳在死亡线挣扎的犹太难民的时候,中国却向他们敞开了大门,上海成为拯救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47.
土地征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尤其是随着公共利益问题的日益突出而得以产生并逐步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始于清朝末期,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土地征收制度在政策、法律制度和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章在叙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征收立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征收的目的范围、用途及补偿、程序、审批管理和特点等。  相似文献   
48.
“六三法”是日本殖民台湾时期的基本法,其本身存在只有十年,但其建构的殖民地法律模式,在台湾延续了50年。“六三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委任立法。这种典型的殖民地立法程序,在明治宪政体制下是否违宪,曾引发日本朝野及学术界的热烈争论。有一些人为了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鼓吹说日本为在台湾实施宪法特意制定了“六三法”,而“六三法”是否违宪引起的争议,是围绕着“台湾是否是殖民地”而进行的,因此说台湾不是日本的殖民地。实质上“六三法”争议的真正本质,是有关新附领土统治政策之选择的政治性问题,而不是一般的法律问题。“六三法”争议的真正核心是谁有权来制定台湾的法律,其实质是为“六三法”的违宪性寻找法律依据,同时,也是政党势力与执政的军方势力就各自对台湾统治方针的妥协与斗争。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艺文类聚》208条参见条目进行了梳理,说明了参见法的呈现方式,分析了主条目和参见条目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0.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本文通过“论坛法”这种具有广泛内涵和独具特色的教育形式,努力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