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张玖青 《古籍研究》2000,(4):12-15,64
柳永,宋代著名词人,其词当时就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巨大声誉,对后世也有较大的影响。然自宋以降,人们对柳永及其词的评价却是聚讼纷争,褒贬不一。对于柳永词的艺术技巧和慢词创作的贡献基本上是古今同调,一致称赞,对于其词思想内容及其人的评价,今人与古人分歧就颇大了。人体上来说是古人贬而今  相似文献   
82.
花马竹枝词。位于滇西北的丽江,有着终年白雪皑皑的玉龙山,茂密的原始森林,垂杨泉水萦绕的百年古城,源远流长的东巴化,绚丽多采的纳西民俗,以此构成了这片美丽而神秘的乐土,由于它的自然景观、人资源及化内涵互为衬托,相得益彰,便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人类明  相似文献   
83.
何疑之有     
陶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赵鸿逵先生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质疑”是一篇为曲靖孙先生冒认长联著作权的奇文,而且此文一经发表,便似乎已经定鼎,《新编曲靖风物志》根据“质疑”,再加一段“长联的思想脉络问题”便逮作断论:“由上可知,大观楼长联当为曲靖孙髯翁之作。”这样的奇文,难道还不值得“共欣赏”吗?但赵先生颇为虚心,他只是说“如果以上质疑有一定道理的话,这种历史造成的误会,应该是予与澄清的时候了。”“澄清”  相似文献   
84.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他曾经阅读过《昭明文选》、《古诗源》、《元人小令集》、唐宋元明清《五朝诗别裁》、《词律》、《容斋随笔》、《梦溪笔谈》、《楚辞集注》、《屈宋古音义》、《古文辞类纂》、《六朝文絮》等大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1]其中,他对庾信的《枯树赋》却百读不厌,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85.
86.
鲁迅的作品在日本译本众多,藤井省三是当代鲁迅研究者的一位代表,他于2009年出版了自己的新日译本,挑战代表专家竹内好的翻译手法,突出“异化”,摒弃“归化”。藤井的新译本有着明显的和传统译本的不同,从中也可以看出日本鲁迅研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87.
从明代开始,杨慎的著述就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就诗歌而言,明清一些人士认为杨诗于明代自成一家;但批评杨诗的亦不乏其人,他们大多指出杨慎以学问为诗,其诗有堆砌之病。明清人对杨慎词曲的态度可谓抑扬参半。  相似文献   
88.
正考场作文的写作,表达是终端显示,而决定表达质量的,除考生表达基本功外,构思的质量就是关键因素。考场作文的构思与平时写作的不同之处是:没有二次推敲、修改的机会。要想考场写出佳作,就要求构思的过程(即思路)必须清晰。这个思维过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扣住题眼理思路"。"扣住题眼理思路"至少包括以下过程:审题、选材、列提纲与打腹稿。(一)紧扣题眼审题就是准确把握题意,确定作文主旨,使所写文章主  相似文献   
89.
晏几道是北宋的著名词人,他的词自宋代以来就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其词多为歌女而作,在北宋的传播也有赖于歌妓的演唱。而在南宋,晏几道词的传播便以文本传播为主,不仅有词集《小山词》刊刻发行,其词还多被选入词选,且有不少文人士大夫模仿学习或次韵唱和。除了探讨晏几道词的歌唱和文本传播,本文还考察了晏几道词在传播过程中的失传与误传现象,以期能较为真实地展现晏几道词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90.
正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二者应是有机的统一,而且"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从根本上讲,文言文教学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因此,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探究或创造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程序化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这几年文言文试题多考查典范的实词的解释,遇到这些实词,学生应首先回忆以前学过的文言文中有没有这个词语,如果有,它的意思放在此处能不能讲得通,例如中考题中有一处要求解释"月景尤为清绝"中的"绝"字,这句话虽然出自课外,但课内已学过,学生应想到《口技》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