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善庆 《华夏考古》2012,(3):127-135
张掖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第8窟现存法华造像一铺,释迦佛、多宝佛以及右胁侍文殊菩萨皆有榜题,唯独左胁侍菩萨题记漶灭不清。此文根据其他石窟材料,将这身造像考订为观世音菩萨,并就图像模式来源和成立的义理基础做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02.
在"地记—图经—地方志"三阶段论成为学界共识的背景下,人们讨论宋代方志转型时,往往偏重图经而忽略其余,似乎南宋以后的地方志乃图经演变而来。本文以地理、人物、职官、选举、艺文五大内容作为方志定型标准,从而提出新的看法,认为以祥符《州县图经》、《吴郡图经续记》为代表的图经,注重记载职官、艺文等人文内容,积极促进方志转型;同时,以《吴兴统记》、《成都古今集记》为代表的地记在编制牧守题名、艺文志以及登科录上,也对方志转型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南宋以后的定型方志是由图经、地记汇聚而成,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目前中外道教学界对古灵宝经有两种分类法.本文通过对古灵宝经中《灵宝赤书五篇真文》与《道德经》关系的考证,证明了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有关“元始旧经”和“新经”的分类,更符合古灵宝经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4.
此文以对藏经洞约1173件维摩写卷遗存的考察为基础,就中古敦煌《维摩诘经》的翻译、书写、流传与庋藏情况作了初步研究.作为物化在确定时代和地区的经验官能的产物,佛教功德思想贯穿中古敦煌《维摩诘经》书写的始终,并主要呈现为课业或功德、供养或受持以及祈福禳灾三种形式,另有浩繁写经虽为经生应约所写,亦不离其宗.此文还对S.2282、S.1864号维摩写本的年代作了研究,并推断S.2282号《维摩经》应写于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年)或前后距之不远的晚唐时代,而S.1864号《维摩经》则应写于唐贞元十年(794年),而非“甲戍”(792年).  相似文献   
105.
刘瑞明 《丝绸之路》2013,(10):14-19
把"山海经"理解为"山海的经过"是不对的。《山海经》唯一的内容是性文学,"山海经"实际是"山"、"海"、"精"(茎)的联合结构。"山"是"膳"的谐音;《山海经》所有的"海"字,都比喻女阴;"经"是"精",指精液,有时也谐音"茎"而指阴茎。"山海经"是以男女阴为膳食的意思,以食指性交。  相似文献   
106.
倪方六 《文史博览》2013,(11):53-53
古代中国的街头不法分子也不少,治安同样是个问题。那么,古代街头是如何抓小偷的呢?从史料上来看,小偷自古就是街头的祸害。战国初期著名法学家李悝在其《法经》里便称,“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治盗”竟是当时国家领导人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可见那时盗贼不少。当然,古代执政者考虑更多的可能是窃国大盗。  相似文献   
107.
卢少珊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1):64-96,158,159
在北朝隋代佛教物质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维摩诘经图像获得巨大发展并呈现一体化态势。本文基于学界披露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采用考古类型学与美术史图像学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维摩诘经图像的表现形式与表述思想相互关联的两个基本问题。首先,作者兼顾维摩诘经图像的配置和意图,类分为佛说维摩诘经表现、维摩文殊主体性表现、装饰性表现和特殊表现四种形式,用以说明该图像的时空发展脉络。其后,作者关注了维摩诘经图像各种表现与其他图像的组合关系,划分为与释迦佛关联图像、与法华经关联图像、与净土信仰图像、与两种布施本生图像四种组合,以期揭示其图像表述思想的演化状况。本文总体认为,由宣扬大乘、强调菩萨行到表述净土思想,形成北朝隋代维摩诘经图像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8.
丁万华  黄平 《丝绸之路》2009,(18):20-22
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的简称,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流行的经典之一。它在南北朝时期有多种译本,其中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最受欢迎。《法华经》认为大乘是佛教的惟一法门,强调众生通过自己的觉悟而获得佛性,并指出了许多方便法门,任何人只要护持、诵读、书写《法华经》就可能成佛。因此,《法华经》得到了广泛传播,具体体现为以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为题材的作品在石窟中普遍出现。炳灵寺石窟第169窟、184窟有释迦、多宝题材壁画,第2窟、125窟、126窟、128窟、132窟、144窟有北魏时期释迦、多宝题材的石雕造像。  相似文献   
109.
蔡定益 《沧桑》2009,(1):152-153
儒、释、道三家对茶圣陆羽都有巨大影响,其主要著作《茶经》既充分体现了儒家中庸和谐的美学思想,也深刻体现了佛教禅宗茶禅一味以及道家自然天道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10.
康巴玉树行     
玉树,许多人对之心仪已久。位于青、藏、川三交界,风光绮丽多姿,又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格萨尔王妃珠姆的故乡和茂地歌舞服饰之乡,就因为这些,让喜欢高原探险和康巴藏化风情的人们格外神往。玉树每年还要举办一次风情独具的“康巴艺术节”,这个时候的玉树更是妩媚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