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我们的视线里,有一种东西五彩姿纷…… 什么是文化?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一切具有传承性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渗透进人类生活,叫我们又可以说,文化也许就是生活本身吧?但是,生存在上述“结果”中的人却未必能认识到,自己的习惯性的表达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民俗研究》2021,(2):131-137
香火戏普遍流行于洪泽湖、微山湖两地渔民的日常生活中。清代后期江南地区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人口锐减,加上北方黄河泛滥,水灾连年,大量苏北渔民沿大运河迁入太湖流域,带来了香火戏。古代吴地巫风盛行,在太湖流域形成了较多的仪式剧与劝善类讲唱,它们广受江南土著的青睐。南北渔民的混居,使得江南地区的神歌取代了北方香火戏的"唐六本",形成了近代太湖渔民独特的香火戏变种——赞神歌。对太湖渔民的赞神歌源流、曲艺变迁、仪式文本等进行多角度解析,是进一步研究太湖流域渔民文艺的重要途径,借此可一窥南北水上居民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13.
14.
全域旅游旨在把一个行政或地理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全面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基础配套设施,贯彻系统营销,落实体系管理,推进旅游业蓬勃发展。自古以来河湟地区便是多民族融合共生之地,其文化旅游是河湟地区的特征之一,本文基于实地考察、访谈和全域旅游理念,为河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策略,即全域协调融合各产业发展,推动“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河湟文化传播方式;全域整合河湟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河湟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模式;全域规划景区设施建设,推动旅游景区提质扩容。  相似文献   
15.
杨霄 《历史地理研究》2023,(1):1-10+159
1570年后,淮河进入里下河平原的地表径流量持续增加,该区域内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因此发生很大变化。万历年间“分黄导淮”后,淮水从里下河北部的泾河、子婴沟等入广洋湖,再由射阳河入海,而高邮东南诸水皆汇聚于渌洋湖。康熙年间的“北坝南迁”改变了这一格局。由于归海坝南移,淮水汇聚于里下河中部,自南向北漫流,致使大纵湖与九里荡、马家荡等连为一体,出现南北向的带状湖泊水域。广洋湖因来水减少,原本的统一湖面又分解为獐狮、火盆、郭正、广洋等几处分散的湖荡。归海坝的开启与否,直接影响了里下河的水文环境,并由此出现洪水年和平水年两种截然不同的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  相似文献   
16.
萨满神歌与满族民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的民间化中萨满神歌与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两又有紧密联系.本通过对萨满神歌和民歌特点分析,阐明了二之间互为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19.
历史时期赤水河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支柱.西汉时期随着唐蒙取道赤水河,赤水河成为西汉王朝在巴蜀向“西南夷”腹地推进的重要军事通道;东汉开始,赤水河流域经济文化较快发展,赤水河成为巴蜀繁盛之地向“西南夷”腹地传播先进文化技术的经济通道;西晋末李氏据蜀,人口锐减,李氏引僚入蜀,赤水河成为牂牁等“西南夷”腹地向巴蜀遗民的民族走廊;唐宋前期赤水河流域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并留下大量遗迹,赤水河在南方丝绸之路中主要充当经济文化交流通道;南宋后期,因防御蒙古的需要,赤水河则主要充当军事往来通道;明清以来,随着贵州设省及改土归流的推进,赤水河流域开发加快,在川盐入黔、皇木转运、黔铅调运等国家资源调配之下,赤水河流域交通的经济功能凸显,虽然平播之战、平奢之乱、平吴之乱亦有取用赤水河行军,其军事通道的意义相较预经济大通道的重要作用要逊色.当今在“一带一路”战略统筹下,系统考察历史时期赤水河在“南方丝绸之路”中的属性与价值,让其继续发挥南方丝绸之路支柱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可为赤水河流域区域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南方丝绸之路”遗产福利.  相似文献   
20.
张广泗上疏朝廷,于乾隆十年十一月至十一年闰三月,首浚赤水河,疏通68处险滩,使川盐由四川合江经赤水河到仁岸茅台村,运输路程大大缩短,盐价渐平,对黔人"斗米斤盐"之负担有所减轻,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文中还对赤水河源流及遵义知府陈玉(殿)是否参与赤水河疏浚、吴登举之死等问题,均有论述与考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