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陕西绥德出土半两铜合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4月陕西历史博物馆在绥德县征集了三合铜质半两钱范,另有一合已被绥德县博物馆收藏。钱范是绥德县辛店乡邓家楼村村民挖窑洞时发现的,共有四合。邓家楼村位于无定河西岸,北距绥德县城约4公里。出土地点在绥德通往子洲公路旁约五、六百米二层台地的斜坡上。埋藏距地表2、3米处,同出有灰陶罐残片,周围并无其他遗迹、遗物,钱范应属窖藏。 钱范均为长方形铜合范,面、背范扣合严密,范首浇铸口呈漏斗状。表面有黑色烟炱,当系铸钱所留痕迹,详细介绍如下: 第一合:面范长175、宽83、厚4.5毫米,重488克。范面有…  相似文献   
102.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农业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对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农业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历史时间由于对河西地区不合理的开垦、利用以及对森林的滥伐,造 成当地土壤沙漠化的严重后果。为了汲取这一历史教训,在当今大西北开发中,应遵循河西地区生 态环境的自然规律,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3.
简牍和考古所见汉代河西与蜀地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蜀地与河西走廊地区, 一 为经济重地、一为边防要隘。两地之间有 频繁密切的各种交往。本文以释读两条简文为 主线,查证举要,对两地交往中的有关交通路 径、物资品种及深层次的经济特点作了梳理和 探讨。  相似文献   
104.
银雀山汉简中的官社经济体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支配形态是在土地国有制基础上 ,通过国家授田 ,建立起强制性的份地农分耕定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种官社或官公社经济体制。官社经济体制是在土地国有制下 ,以国家行政系统为统绪 ,以农为本 ,寓兵于农的新的政、农、军合一的社会经济体制。其首要特点是政社合一 ,政治、社会、经济、军事 ,乃至精神文化生活等在国家政权支配下的一体化。这种经济体制下 ,由于实行份地授田 ,政治经济关系主要是在政府与民之间发生的统治剥削关系 ,所谓阶级关系也都表现在官民对立之中。传统的战国新兴封建地主阶级说有违于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05.
朱爱民 《新疆钱币》2001,(1):15-15,19,F003
在新疆曾经发行和流通过的外国货币,主要有俄国的卢布、金券和奇林票等。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东西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和田、吐鲁番等地出土大量外国货币,其中以波斯银币为最多。考古学家研究指出:波斯银币及东罗马金币等外国钱币,曾一度在河西(可能还有新疆高昌)等地作为货币在流通。  相似文献   
106.
107.
河西通西域     
王蓬 《丝绸之路》2014,(5):12-13
一 也许,对长长的河西走廊来说,最重要的地理事件是约在3亿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这条夹在与蒙古高原之间长达1200余公里的世界上罕见的地理走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则为公元前121年,西汉青年将领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击败匈奴,不仅使河西走廊首次归于中原王朝版图,  相似文献   
108.
从漾濞县城出发,乘车驶过漾濞江上的河西大桥,沿着老滇缅公路西行,由虾蟆塘转下去,就进入太平地面了。从地形地貌看,公路沿线的太平是崇山峻岭间的一个深壑夹槽,一条清澈湍急的溪流在峡谷中奔腾流淌。现在叫太平铺河的这条小河,在明末的《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之八》里是这样记述的:  相似文献   
109.
刘学堂 《丝绸之路》2014,(19):43-50
一个多月前,接到易华兄的短信,说要组织一个“走张骞之路”的学术活动。易兄近年出了一本书《夷夏先后说》,引起学术界不小震动。2012年冬,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的一次小型学术会议上,我与易兄初次见面。一见面,易兄便匆忙掏出《夷夏先后说》送我,断续地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娄底口音,向我介绍书的学术梗概。虽然我只能差半地听懂他的表述,但好在这本书一经面世,我就购来研读过,便频频点头。由于长期从事新疆考古研究,顺着隐约的考古线索,自己不知不觉触摸到中原夏文明探源研究与包括新疆在内的大西北史前考古间,有着丝连难断的历史纠葛。一些学术观点与易华兄不谋而合,引为学术知己。易华兄短信上简单地说,这次考察活动参加者中我是唯一专做考古的;还邀请了神话研究的学术权威叶舒宪;具体组织者是《丝绸之路》杂志社的冯玉雷社长,他是一个作家等。感易华兄的好意,我未加思索,应承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0.
借助编绳犹存的简册,本文指出无论是基于定期簿书还是不定期簿书形成的定期文书或不定期文书,具体内容的排列上,均是细目在前,呈文在最后。进而通过归纳呈文的书写特点,推断一般簿籍类册书的排列均是如此。学界对一些册书的复原存在问题。这种排列结构并非西汉首创,而是承袭自秦代。里耶秦简中就已出现如此排列的木牍簿籍。这种文书书写的结构安排,甚至唐代的文书中还保留,并东传影响到日本。同时,不只是行用于世间的官府,从西汉到唐代,针对地下世界的很多"衣物疏"也仿自此种簿籍的书写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