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幼年父母双亡,永嘉黄氏寓常熟小山,收他为义子,遂改姓名。公望自幼有神童之称,工书法,通音乐,善散曲,精于画山水。画法继承董源、巨然,晚年自成一家,常在虞山、三泖、富春等处领略自然景物,随笔模记。其水墨画对明、清山水画的影响很大,后人把他与王蒙、倪瓒、吴镇合称“元四家”。黄公望逝世后,葬于虞山之麓。  相似文献   
102.
明人黄(日,韦)的<蓬轩类纪>是研究由明前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南北地区特别是苏州地方社会变迁的珍贵材料.关于该书的名称和衍变等问题,自明嘉靖以来即产生歧异和纠葛.近年来由于新材料的影印出版,这些问题因而得以澄清:<蓬轩类纪>为黄NFDBF笔记之原名,而<蓬窗类纪>为误称;其孙黄省曾依据材料归属吴地和非吴地的原则将<蓬轩类纪>分解,重组为<蓬轩吴记>和<蓬轩别记>;其他与之相关的问题在上述主要问题考实的基础上自然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3.
古琴艺术在岭南可谓源远流长,据史载,早在南朝,便有侯安都(518—562年),别字成师,今广东曲江人,善鼓琴。宋元以来,历代琴人辈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琴学典籍、琴谱及名琴。  相似文献   
104.
秦晓华 《江汉考古》2008,(1):117-120
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的"矢"、"寅"、"黄"三字同源,皆源于"矢"。笔者对《甲骨文合集》中的"矢"、"寅"、"黄"三字作了穷尽式的调查,从分期的角度辨析了三字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黄"字从"大"而非从"矢",与其它二者不存在同源的关系。另外,有学者所言的"寅尹"应该都是"黄尹"的误释。  相似文献   
105.
门艺 《中原文物》2008,(2):88-91
殷墟甲骨中以黄类刻辞所见干支表为最多,本文简要说明黄类干支表的文例特征,并试从<甲骨文合集>与<甲骨文合集补编>中新缀合六组黄类甲骨干支表.  相似文献   
106.
小军 《风景名胜》2008,(8):120-121
火把节其实是彝、白、纳西、哈尼、拉祜、普米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节期为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间,一至三天不等。节日活动内容因民族习俗而不尽相同,但点火把则无一例外。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举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火把节期间还要进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论述了明清时期今长江武汉段江面上近武昌江岸和近汉阳江岸的沙洲演变,认为江中的沙洲变迁在东、西两岸大致经历了鹦鹉洲(偏东岸)、刘公洲(偏西岸)、金沙洲(偏东岸)、新刘公洲(偏西岸)、白沙洲(偏东岸)、新鹦鹉洲(偏西岸)、新白沙洲(偏东岸)这一交替出现及消亡或并岸的过程;并指出沙洲演变与港口变迁及商业市集贸易、南北两岸岸线及城垣堤防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东西两岸在经济利益和城垣堤防上的矛盾和冲突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8.
清廷立停科举后,保留了优拔考试作为善后之策。按照设计,浙江在提学使支恒荣主持下,先后于丙午年(1906)举办了优贡考试、己酉年(1909)举行了优拔考试。这两科考试吸引了大量具有新式身份的考生参加,造成很多弊病,更引发科举复归的争议,遭致时人与时论的诸多批评。当时认为续行的优拔考试实际是"不科举之科举",起到了强化时人的功名意识与科举崇拜的作用。因此,讨论废除科举制的社会效果与后续影响等问题,有必要从制度史与社会史结合的层面,将优拔考试等清廷采取的后续补救措施所起的作用考虑在内,并注意从历史记忆塑造的角度,结合其时与考优拔诸人的言行、学部和提学使的具体作为,来重新检视传媒、当事者及清亡后时人的后设反思,乃至后世研究者的研究于再现和重构清末科举停废一事中存在的差异与盲区。  相似文献   
109.
1933年9月黄郛为重塑北平权力结构,计划由余晋龢代替东北军背景的鲍毓麟出任公安局局长。东北军视之为削藩信号,积极组织挽鲍运动,其他派系出于权力私欲及政治目的,亦策动风潮扩大。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为稳固华北局面,主张与东北军妥协,与黄郛领导的政整会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此后又逢日军借口方振武部进入《塘沽协定》规定之非武装区,试图再度出兵华北,华北危机又呈严峻形势。蒋介石为使黄郛尽早北上,缓解日军压力,强令何应钦及东北军让步,然而黄郛认为蒋之支持不足凭借,暗自联络日本关东军,意图引日方为奥援,迫使华北地方军政势力妥协。通过对易长风潮的剖析,不仅可知日本已成为影响华北政局的关键因素,更可窥悉"两会体制"的内部弊端及华北地方势力日趋疏离的症结所在。而黄郛因对中国抗战和蒋介石的支持缺乏信心,冀图挟日自重,此举看似维护了黄郛的政治权威,实则无助于华北内部各类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0.
《文史天地》2015,(2):94
1941年1月25日,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在盐城成立,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当时人们只知道他是新四军领导干部胡服,而不知他是刘少奇。刘少奇在仓头庄,老大娘王志云看到刘少奇白天经常走访群众,夜晚在煤油灯下批阅文件写文章,熬到深更半夜才休息。因为劳累过度,又缺乏营养,40多岁的人脸上总是黄巴巴的,身体瘦弱还时常咳嗽,心里有些发酸,想对胡首长表示一点小心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