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杨印民 《史学月刊》2007,(10):105-110
籍没法是元代刑法中的一种附加刑,是指没收犯者的全部或部分资产甚至包括犯者的妻孥和奴婢以充公。籍没妻孥的处境相当悲惨,他们一部分成为官奴隶,到官营匠局劳作;一部分被转赐为私人奴隶,其中一些妇女则被官府指配为他人妻妾。籍没妻孥本是蒙古人的传统习俗,元代一直沿袭不辍。元文宗朝,由于燕铁木儿对上都派政敌采取大规模的籍没行动,社会上要求废止籍没妻孥的呼声十分高涨,统治者不得不做出政策修改,并于元顺帝朝基本废止此法。籍没妻孥法的行废,实质反映的是蒙汉两种不同文明在政治、文化、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领域的一场冲突和较量,其结果是汉法对蒙古旧法斗争的一次局部性胜利。这一结果对明初法律的制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2.
一代名臣宋礼部侍郎陈桷,原名纬,又名文通,字千一,自号无相居士,殿试第三名探花,柘荣湄洋陈氏四世祖。陈桷处于南北宋交替时期,金人南侵,中原板荡;北宋二帝北虏,南宋立基未稳,秦桧一味奉行割地求和之策.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的内忧外患的战乱年代。陈桷历经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帝四朝,是南北宋政坛上一位军政要员。他力主抗金.首察金人南侵之谋;多次上疏为民请命,致力向宋皇建言图治。  相似文献   
23.
一、墓葬由来 陈元通夫妇墓葬位于厦门市湖里区原禾山镇后坑村西、江头至五通的公路边.墓区范围内立有三方墓碑.碑文分别为“大唐赐进士出身陈公封茔”.“福唐令陈公茔”和“唐上柱国陈公茔”.据其中两方碑文的落款.该墓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长期以来,陈氏家族将该墓认定为“陈喜墓”和“陈喜衣冠冢”。查考清道光版《厦门志》等早期地方典籍.并无关于此墓的片言只语。  相似文献   
24.
<正>最近笔者对馆藏福建厦门水师提督陈汶环第九代世孙陈福龄撰修的《陈氏宗谱》(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及《宦海浮波大事记》(成书于民国三年即1914年)一书进行了考证。在考证过程中发现该书不仅记述了其家族的族源、发展及迁徙黑龙江的缘由,更重要的是详细记述了陈汶环奉清政府调遣率福建厦门水师参  相似文献   
25.
《神州民俗》2007,(3):20-21
观澜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东北面。 “舞麒麟”作为观澜客家人的民间活动项目,早在250多年前观澜松元厦村开基始祖陈振能来到这里时,就将舞麒麟的习俗也带到观澜来。据民国十四年陈氏振能族后人修订的《陈氏族谱》中记载:在陈氏振能族的“舞麒麟”队伍中,陈国宾和陈觐高分别于清咸丰十一年和清同治庚午年中武举人。  相似文献   
26.
七甫陈氏宗祠座落于官窑七甫村铁网坊南侧,始建于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重修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再次重修于1995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7.
民国以来的史学界,义宁陈寅恪先生,新会陈援庵先生,长乐(今五华)陈槃庵先生,皆属一代宗师级的人物。义宁陈先生治隋唐政治史,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成就为举世公认。故晚近学人,多以治义宁之学为进身学界之捷途,能得义宁治史之方法与真精神,替国家民族作出贡献却十分鲜见。不过因之成名射利的确不乏其人.故义宁陈氏少学发展到今天,已由显学诼渐转峦为俗学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8.
今年64岁,家住关中终南山下史家寨村的陈明钢是这里方圆百十里著名的戏装师傅,他的好手艺是传承他们祖上的,如今的县剧团、乡剧团,还有各村的社火局,不管是演员们在台上演出着的戏装,还是游乡串村的各路社火,都还穿戴着陈氏家族缝制的龙袍、凤冠,虽经岁月沧桑,这些戏装有百年历史了,至今还依旧如新,仍在使用,  相似文献   
29.
隋朝至唐朝中叶,西江中游地域江南江北几乎同时出现两个权势显赫的陈氏家族,即江南罗定的陈集原家族,江北德庆的陈承亲家族。“江南陈”因有号称“岭南第一唐刻”的《龙龛道场铭并序》引起学者广泛注意而广为人知;“江北陈”虽然权势比“江南陈”更为显赫,却因缺乏史料而寂寂无闻。直到近年出土陈承亲墓志碑后,“江北陈”的神秘面纱才得以揭开。但墓志碑全文未见公开发表,故“江北陈”仍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0.
艾俊川 《文献》2021,(2):177-191
《论再生缘》是陈寅恪晚年转向明清文学研究后的力作。陈先生根据间接材料旁征博引,加以合理推测,考出《再生缘》作者陈端生的丈夫为范菼、因大赦归家,进而推断出陈端生的卒年,为陈端生和《再生缘》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根据陈端生父系《陈氏宗谱》、母系《汪氏世谱》等新见史料,钩沉相关人物的碑传文字,考得陈端生父亲卒于端生身后、其母汪氏未曾随宦云南、陈汪两家直到乾隆末年仍保持密切来往、陈端生之夫是吴门范菼而非秀水范菼、陈端生去世的时间更可能在嘉庆二年等细节,有助于加深对《再生缘》和陈端生的了解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