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作为一名旅行者来说,苏州给我的固有印象既明确又模糊。那些明确来自声名远播的丝绸、园林、古曲,它们在江东吴地悠悠传承了千百年,标志化地给苏州这座城市打上烙印,这些印迹对我来说是明确但又不清晰的,模糊到只有一个脑中概念,像云朵一样飘忽着若隐若现,又像水上的船一样晃晃荡荡看不真切。  相似文献   
32.
苏帮厨艺     
<正>很久以来,作为美食评论的我,往往是吃一桌菜,评一桌菜,关注的是菜品。假如美食再往深里走,就要关注做菜的人——厨师。从前苏州的"吃客"就是这样,用他们的话来说,叫"吃厨师"。约好三五个朋友,讲好两天后要去××店,品尝一下××厨师的手艺,便提前派人去菜馆通知到那位厨师本人。厨师是很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一是有地位,你看著名吃客都能想到我;二是展示平台,这阵子研发了新菜,得有人来点赞;三是  相似文献   
33.
林则徐一生为官三十余年,历官十四省,在江苏担任巡抚长达五年之久,其在江苏治水功绩可以说是他水利建设中比较重要的。本文着重从林则徐在江苏治水的情况,以小着大,来体现他在水利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34.
传统的苏州古典宅园是"文人山水园",是经造园者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而经营出的能抒发自己胸臆的一方可欣赏、可陶醉的天地,与住宅的居住功能浑然一体;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苏州古典宅园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如社交、商业、会所等社会功能在宅园的变化中逐渐显现;师俭堂从其晚清时的初建至其后的历次修复中,体现了居住功能以外的特殊社会功能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35.
春夏 《湖南文史》2014,(12):26-26
1928年5月,胡适在苏州女中做了一次题为《摩登的妇女》的演讲。当时吴健雄(1912-1997,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还是苏州女中的学生,根据学校安排,她负责做演讲记录。胡适的演讲,内容生动形象,通篇新思想、新观念,犹如一股清新之风,使年仅16岁的吴健雄思绪澎湃,激动不已,以至于许多年后,回忆起当年听演讲的往事,吴健雄脸上总是露出悠然神往的风采。  相似文献   
36.
谢作拳 《收藏家》2015,(4):47-54
冒广生(1873-1959年),字鹤亭,号疚斋,江苏如皋人。光绪二十年举人,历任刑部郎中、农工商部郎中。参与戊戌年的"公车上书",名列保国会。民国时,历任北洋政府财政部顾问、全国经济调查会会长、瓯海关监督、镇江监督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市文管会特约顾问。著《小三吾亭诗》《小三吾亭词》等。  相似文献   
37.
正康熙年间,一个年轻人在京城的一家书铺看书。账台前,有位老先生正准备付款买书时,一枚铜钱从他口袋中滚落,掉到这个年轻人脚边。年轻人见老先生没发现,便悄悄挪动右脚踩住铜钱。等老先生离开后,年轻人迅速捡起铜钱装入口袋。然而,刚才的一幕恰巧被二楼的老翁看见了。他缓缓走下楼,跟年轻人聊起来。原来,年轻人叫范晓杰,一直在国子监读书。年轻人见老翁谈吐不凡,还想多聊几句。可老翁冷冷  相似文献   
38.
钱小萍  朱艳 《世界遗产》2014,(12):34-38
<正>坐在织机的花楼上,牵花工口唱手拉,按挑花纹样提综;"咿咿呀呀"声中,千千万万根纬线织入织机,一寸寸宋锦缓缓流出。这样的场景,在苏州延续了上千年……据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是在宋代开始流行的,那时的长江三角洲物产丰饶,堪称全国粮仓,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苏州地处太湖之滨,千里沃野,遍地蚕桑,织造技艺也趋于全国领先地位,苏州地区很快出现了"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盛况。著名的苏州宋锦就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39.
《世界遗产》2014,(6):100-105
正杨柳青镇位于天津市西,明代称"古柳口",因盛产杨柳得名,自古风光优美,水运发达,有北方"小苏杭"之称。杨柳青年画据传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盛于清代中叶,从业者甚多,有"家家都会点染,户户皆善丹青"之誉。2006年,杨柳青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0.
第一次感受到江苏的多水也是第一次从北京的家开车回浙江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