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李玲艳 《攀登》2014,(6):24-27
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子女得到的教育更加公平。然而,由于没有很好地关注民族间细微处的差异,没有更加注意民族文化的适应性问题,致使该地区的安全稳定面临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62.
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水洞下层文化、后洼上层文化和小珠山中层文化均是以施刻划纹陶器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从陶器的亲缘关系上看,后洼上层文化是由水洞下层文化发展而来的,并演变为小珠山中层文化,他们属于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同一文化系统。文章在梳理了水洞下层文化系统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3.
<正>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尊敬的杨宝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4年11月7日下午3时逝世,享年76岁。先生1939年9月1日出生,江苏镇江人。1958年8月,从上海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入学后选择考古专业,从此考古工作成为先生的终身职业。1963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86年10月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1990年至1998年担任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  相似文献   
964.
<正>2014年12月5日至7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物局和武汉大学共同主办的"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黄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的90余位国内外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与会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49篇,议题广泛。会议期间,学者们就盘龙城遗址的发现与研究、盘龙城与中原等不同地区文化关联、其他地区夏商考古研究、以及器物制作工艺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现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965.
悼志谅     
为参加在扬州博物馆举办的"苏泉大观"展览的开幕式,我于开展的前一天,即2014年11月28日下午3点许赶到扬州,并随即到了博物馆现场,想先看一看展览的实情,以便为明天的发言做些准备。这次展览的主办者汪洋陪同参观,并为我做了讲解。在谈到苏泉会(指"宝苏局钱币研讨会")时,他说,苏泉会的活动,邹志谅每次都参加,但这次因病住院,不能来了。我问:是什么病?答曰:是旧病复发。  相似文献   
966.
正2012年9月16日至19日,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江苏徐州举行。会议由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亚非研究所、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深圳大学高级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的非洲史学科建设、中非关系、民族国家的分裂和整合、对殖民统治影响的再思考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一、中国非洲史研究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67.
正2013年5月19日,第三届全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联席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来自天津、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省市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其中16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梦与世界发展史"这一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现将研讨会观点综述如下。一、中国梦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实现将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什么影响?会上有学者从  相似文献   
968.
近年来,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民族历史地理学日益兴起。就某一具体民族而言,系统、深入研究其环境适应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刘祥学新著《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以其对壮族这一典型个案的夯实研究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增添生色。是书除了导言外,共分为七章,民族学调查资料与地方史志资料相结合,依次讨论了壮族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宋代以来壮族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壮族对水、林资源的利用;壮族在农耕与畜牧上对环境的适应;壮族民族形象变迁的地理过程以及分区域的壮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关系等诸多问题,最后总结归纳了壮族文明进程中环境适应的基本规律、主要特征以及相关机制。综而观之,是著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9.
2013年9月15日至16日,“秦汉魏晋时期江淮地域背景中的合肥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推动秦汉魏晋时期江淮地区尤其是合肥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为《合肥通史》的编纂提供学术支撑。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专家学者们围绕主题,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是关于合肥县设立及秦汉合肥之都会地位或输会地位的形成问题;二是江淮地域历史背景中早期合肥地区历史兴衰问题;三是关于周瑜历史、思想等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一次规模小、讨论集中的地方史或区域史研究的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970.
处于多种考古学文化区边缘地带的遗存,因受多个文化相互影响的几率较大,往往具有多种文化因素共存于同一遗址的特点,位于吉林省双辽市的后太平遗址也不例外。该遗址处于科尔沁沙地东缘,辽河东部源头——东辽河的下游地区,2007年经发掘,清理了以青铜时代晚期遗存为主的居住址和墓地①。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多种已为学术界熟知的考古学文化区毗邻,而此处以往又从未做过大规模的考古调查或发掘,对该区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属性的认知尚处于空白,因而.后太平遗址的发掘受到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