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元末熊梦祥《天下站名》以当时的首都大都为中心,按西北、东、南三路,由近及远,分段记述全国站道和站名,实为我国现存最早一种能以直接反映古代全国邮驿交通网络全貌的重要历史文献。但由于编辑体例执行不规范,造成多条站道次序紊乱,前后不连接,或缺首少尾,或数段连书。站名和注文在传抄中又出现诸多文字讹误、脱衍、颠倒或大字误小、小字误大。再加积时既久,地名更改,治所变迁,古今名殊,给读者带来重重困惑。《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时期》曾考订标出一部分站名,现考订江西、江浙行省其余部分以备入图。  相似文献   
22.
上月去了一趟乌镇.与10多年前的记忆绝然不同,恍若两个小镇,只是名号相同,别的已无太多瓜葛.这次走马观花,没有寻访之累,也不带一点目标,更无走访故居的意图,只是漫无目的地到处晃悠.走在春风里,感受江南小镇那春风沉醉的晚上.10多年前,我因采访到过乌镇、西塘等江浙小镇.那时的生活节奏平缓,河边沿廊下挂着酱肉,腌货,有织毛衣、纳鞋底的妇人,还有散发着酵母味道的糕团店.游走也是漫无目的,走过路过尝过.没有旅游目的地一说,更没有非到不可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李岩 《南方文物》2011,(1):142-144,130
李岩《上虞、余姚舜迹考》一文探讨了江浙地区的舜文化分布情况与其产生的原因。江浙地区也是舜文化集中地域之一,以浙江上虞、余姚为中心,北至绍兴、嵊州、萧山,西涉永康一带,有大量以舜命名或是与舜的事迹相关的地名和文化纪念物,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世代用口耳相传的有关舜的传说故事,形成了一个虞舜传说文化圈。同时,还有民间自发的祭祀舜的行为,这种现象在全国是少见的。这一地区舜文化也有文献资料的支持,从而形成了一个诸因素完整的舜文化分布区域。从广义的东夷而言,江浙地区也属于东夷范围之内。江浙地区不仅有舜的传说,而且继承舜地位的禹在这一地区也有很丰富的史迹与传说留存,所以,江浙地区是五帝时代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地区。关于五帝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言:"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如此广大地域内分布着五帝的记载与传说,很难作为直接做单纯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所以,分散的具体的个案研究要取得重大进展是很困难的。五帝文化已经不单纯是历史史实,而是一种文化现象,五帝也非具体的人物与活动,而是形成一些分布密集的文化圈。如果先从文化现象和文化圈...  相似文献   
24.
徐晓光 《沧桑》2013,(4):63-65
清代传世文献汗牛充栋,但源自海外的资料却不多。《清俗纪闻》正是一本由日本官方组织人员编写,旨在介绍清国风俗的书籍。此书在节日时令、礼仪风俗、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详实的记载,乾隆末年江浙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藉此得以生动再现。《清俗纪闻》图文并茂,是极具特色的文献资料,对地域民俗、历史沿革、文化交流等方面研究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5.
走过新疆的路,才知道自己的文字是多么的乏味,因此我钟情照片的直观。当我行驶在新疆的公路上,唯一的想法就是想学着德德玛的女中音唱一唱:"车子啊,你慢点开,慢点开,让我把这一路的美景看个够,看个够……"  相似文献   
26.
1947年.乘坐当时最繁忙的南京至上海火车的头等车厢客人们。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时,上海是其经济中心,其背后财政的支持力量有“江浙财团”之称.政府要人经常要奔走于南京、上海之间.大批企业家、文化人、知识分子和学生亦络绎不绝,因此这条线成为当时全中国最热门的交通线.并且这条线上的火车较其它线的火车都要舒适豪华。车上的座位一般分头等、二等、三等车厢。头等车厢座位是软皮沙发,或铺着绒丝的软席.地板上铺着地毯.富丽堂皇,比现在的软座车厢还要宽敞、豪华:二等车厢是商务座位,与今天软座的水平相近.三等车厢则是长条木板做成的靠背椅子,坐这种车厢的多数是民工、学生。  相似文献   
27.
江浙之游是清初著名古文家魏禧交游生涯中的高峰,也是魏禧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创作风格成熟与定型的最关键时期。对魏禧在江浙一带的行踪遗迹及交游之人的生平情况进行详细考述,有助于探寻其学术思想和政治态度的发展脉络,了解清初遗民文士的生存状态及普遍心态。  相似文献   
28.
刘荣华 《收藏家》2008,(2):23-28
我国已有数千年的藏书历史,而私人藏书一直是藏书文化中的主流。自南宋移都临安,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重心和经济枢纽,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富庶也为藏书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到了明清时期,江浙一带形成了庞大的藏书家群体,陆心源就是这些私人藏书家中的杰出代表,他为保存我国的珍贵典籍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29.
金运昌 《收藏家》2007,(6):37-38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位期间,曾六次远赴江浙地区视察游历。高宗弘历事事步趋乃祖,故亦有六下江南之举。他们祖孙二人的十二次“南巡”轰轰烈烈,前无古人,成为“康乾盛世”最为夺目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30.
倪明 《东南文化》2000,(6):122-123
明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观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主要集中于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浙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