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5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马雪 《文史天地》2007,(7):51-52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  相似文献   
102.
竹下居 《文史天地》2007,(10):28-32
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南下黄河流域,中原一带战乱不息,民不聊生。王导,一个势力颇大的门阀家族的代表,不失时机地拥载晋元帝开创了东晋王朝,使一向富庶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王导虽有开国之功,位极人臣,家族势力足可取司马氏之王朝而代之,但他却能从大  相似文献   
103.
南京,消失的黑簪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是六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留存下许多历史文化遗迹。1992年和2002年,南京曾经两度制定《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开发的推进,传承历史、经济、文化、民俗历史信息的南京历史街区成片成片地消失在以旧城改造为名的推土机的隆隆轰鸣声中。2006年6月20日,南京老城南的颜料坊、黑簪巷、牛市、洋珠巷、牙檀巷等23处历史街巷出现在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发布的拆迁公告里,引起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们奔走呼吁,南京民众慨叹惋惜,虽然反对声不断,但都未能挽回这些历史街巷被拆的厄运。南京老城南依稀留存下来的历史风貌而今已成残留的瓦砾,历史的光影也随之从人们的视线中消散……昔日的黑簪巷,留下的是令人永远找不回的城市记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4.
冷战时期,无论安全领域的利益汇合点还是经贸领域的利益汇合点,都在解冻、维系和推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两个利益汇合点的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彼此间的安全需求大于经贸需求,而且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并没有因安全利益汇合点而消失,其对中美两国关系的消极影响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05.
龚韬买地券为广州地区首次发现的南朝买地券材料。买地券内容包含强烈的冥府观念和道教信仰,并折射出南朝时期岭南地区土地私有化的发展。为研究南朝时期道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和影响提供了重要考古材料。  相似文献   
106.
对明清江淮西部地区的旱涝史料进行梳理,对逐年州县旱涝灾害资料等级进行量化处理,并通过计算旱涝平均等级值和10年滑动平均值,重建1450—1911年该区域的干湿变化时间序列。结果发现,该区1450—1911年间共出现6个干湿阶段: 1450—149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1491—1545年,旱涝灾害频发,干湿波动较为明显;1546—1625年,旱涝灾害少发,干湿比较平稳;1626—1710年,以中度干旱为主,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显著增加;1711—1860年,气候湿润;1861—1911年,干湿波动偏湿润。不同的干湿阶段对江淮西部的湖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干旱时期,湖盆积水减少,湖周萎缩;湿润时期,降雨增加,湖泊的蓄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7.
林芷茵 《江淮文史》2006,(3):116-120
我在抗战时期与安徽有缘,先后曾两次投入它的怀抱。第一次是在1938年到皖北,第二次是在1939年冬到1940年春,在皖南歙县。岁月悠悠,离今已60多年了。那时我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如今已届耄耋,但往事并非如烟,许多人和事,仍在回忆中闪烁、跃动。1937年的“八一三”战事,改变了整个中  相似文献   
108.
啸海 《江淮文史》2006,(4):53-61
杰出的爱国将领、安徽巢县人冯玉祥,一生戎马倥偬,名震华夏。尤其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抗战时期,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奔赴抗日前线,督练抗日军队,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1939年春天,他在重庆沙坪坝陈家桥镇购买了一幢晚清普通民居,将它命名为抗倭庐,表明他抗日到底的  相似文献   
109.
几经辗转建校舍从太湖县城西行约10华里,便到了姜家岭。那里峰峦环抱,环境优美。而随处可拾的断砖残瓦,见证着安庆六邑联中的峥嵘岁月。安庆六邑联中,全称为安庆六邑联立中学,创建于1905年,校址设在今安庆市百花亭,当时“蔚为壮观,为本城各校之冠”。所谓六邑,是指怀宁、桐城、  相似文献   
110.
刘辉 《上海地方志》2023,(1):54-66+93-94
现存明清地方志中记载了很多医者的史料,通过对地方志等资料的考察,地方医者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呈现。在明清时期的永州,儒医是地方医者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或是为治疗自身和亲人的疾病而习医,或是因为屡试不中而习医业医,也有一些人是受范仲淹良医良相之论的影响而从医。由于明清时期医学文本的广泛流传和官方对医疗市场管理的疏失,通过师徒相授、家族传承和自学等方式都可获取医学知识、开展医疗活动。随着越来越多具有儒学背景的士人进入医者职业,医、儒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加强。掌握文化权利的文人士大夫将一部分医者用自己的方式记入地方志,既表达了他们自身的伦理诉求也表现出他们对于医者道德的要求与期望;医者为提高自身地位,也会积极与地方文人士大夫接触,通过一些符合儒家伦理观念的行为塑造自身形象。医、儒双方的纠缠在儒家的强势地位下使得医学各方面出现明显的儒化倾向,进一步导致医者职业识别性减弱,医学的技术性被符合儒家伦理观念的其他特性所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