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篇
  免费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112.
熊河水 《南方文物》2002,(2):89-91,81
南昌自古以来为州、治、府所在地,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自汉代建城以来,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的遗存愈积愈厚。历史上的伟烈丰功,扬其声誉,艺林中的高人雅士,为之流连,因而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并与自然景观溶为一体,交相辉映。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南昌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93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这些文物景点或以历史景观闻名,或以革命文物著称,体现了南昌作为英雄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大特色,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3.
中国佛教发展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其中净土宗是专修往生阿弥陀净土的一个宗派。净土宗,由北魏昙鸾开教,北齐道绰继之,至隋唐问,善导大师为宣传教义,将布施所得用以抄写《阿弥陀经》数万卷,并画《净土变相》300余壁。  相似文献   
114.
浪柴沟位于安西县东巴兔乡政府东北8公里山区,东北距汉广至县(破城子)20公里;东南距榆林窟12公里;西南距瓦碴子滩汉代陶窑遗址16公里。窑址座落在东南——西北、东北——西南走向的交岔自然沟谷地带(见图1)。沟谷分别长6.5公里和8.5公里,宽55~85米,深14~26米。每年7、8月雨季时,洪水沿两道岔沟奔泻汇流于三角地带交岔口,在西北出山谷口没人地下。  相似文献   
115.
杨俊 《陇右文博》2002,(2):21-23
2000年9月,敦煌市博物馆为配合阳关旅游景点开发基本建设工程,对所建阳关军事博物馆涉及的南湖乡墩墩山北侧戈壁进行了调查勘探,并抢救发掘了一座东汉墓葬。这次清理的墓葬处于西南高、东北低的戈壁滩上,东距野麻湾北部水渠1700米,南距墩墩山汉代烽燧800米,北到乡办林场南部边缘300米(见图1)。现将墓葬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6.
1987年物普查时,敦煌市博物馆在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现敦煌市甜水井道班南侧,三危山的北麓。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汉代驿置遗址,甘肃省物考古研究所在1990一1992年间对这里的汉代悬泉置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这次发掘布方严谨,在发掘中严格地根据自然堆积层进行分层采集,确保其相对年代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17.
汉代度量衡是在继承秦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在标准的建立,单位制的制定,还是在器具的制造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为我国古代度量衡奠定了基础。汉兴以来,刘邦即令张苍根据秦制“定度量衡程式”使汉代度量衡很快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8.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化事象(即事物和现象),是区别该民族与他民族、这个社会群体与那个社会群体的重要依据之一。”民俗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种类,我国学把一般的民俗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游艺民俗和信仰民俗四类。信仰民俗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某种观念、意识、主张的极度信服与尊重,并以此作为自己思维和行为的准则”的习俗,即对某种“事象”的崇拜习俗。民俗具有传承性,同时又有变异姓,信仰民俗也不例外。但无论其怎样变化,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  相似文献   
119.
王煜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2):106-118+152-153
至迟在南朝萧齐时期,形成了陵墓拼砌砖画的完整形制,并且至少在萧梁时得到沿用。墓壁后部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如同屏风围绕在墓主周围,借这些“不宾之士”,强调帝王“明王圣主”的品质和追求,是南朝特有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的反映。墓壁其他部分为由龙虎引导的上层“天人”和下层仪仗出行的组合,总体上以仪仗卤簿表达墓主身份并以升仙为目的,由于墓室空间的限制,这一部分被挤压而显得布局奇特。透过对南北朝陵墓和墓葬图像的对比观察,或许有助于墓葬文化研究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20.
匈奴单于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匈奴政体的单于号,是匈奴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源于草原政治文化的古老传统。匈奴单于历来都有单于号,这个单于号绝不是单于本人担任单于之前的名字,而是在登上单于位之后获得的专有名号。《史记》、《汉书》中关于虚闾权渠单于之前的历任单于,所记录的都是单于号而不是名字。长期以来把头曼、冒顿等等当作名字,实是一种误会。西汉末年及新莽时期,由于匈奴国家与中原王朝之间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造成单于名号制度发生一些形式上的变化。这些变化显然是源于中原王朝强大的政治作用与文化影响。东汉南单于号中包含血统世系的信息,很可能是学习汉朝庙号制度的结果。同时,南匈奴单于号也从就职时获得,改为死后获得。南匈奴单于号的这种重大变化,是南匈奴社会文化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