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成都东汉墓葬出土的"宅院"画像砖,采用平面布图方式,揭示了当时蜀地高级住宅的空间结构,并刻画了一些细部形象,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建筑因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72.
四川广汉市高坪镇双石村发现一古墓葬,经过清理与发掘,出土了一批随葬器物,有陶器、陶俑、金银器、铜镜、水晶饰件等.经判断,该墓为宋代砖室墓.  相似文献   
73.
宅第阙是汉代大型宅院的重要建筑前或是宅院大门位置所建的装饰性建筑。本文探讨了宅第阙的隶定、宅第阙的形制结构及时行乐所涉及到的汉代思想意识、社会等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4.
石宇 《沧桑》2008,(6):13-14
汉代察举制度,是两汉时期地主阶级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统治而建立发展起来的选拔人才制度。作为汉代选官制度的主体,察举制度选拔了不少有用的人才,大大促进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增长,这一制度越来越被官僚地主所把持,成为滋生门阀世族的工具,直接影响汉代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5.
也谈雁足灯     
王君 《文物世界》2008,(4):47-47
“雁足灯”作为一种灯的形制,最早始于汉代,古人认为这种灯属于汉代宫中之物,北宋黄庭坚说:“雁足灯,汉宣帝上林中灯,制度极佳……”,但在后来的考古发现中一般墓葬也有出土。  相似文献   
76.
先秦时期,中国大地上的燕、齐、吴、越各国已有频繁的航海活动,但大规模的官方海上对外贸易,学术界多认为应自汉武帝时期才得以开始。  相似文献   
77.
蒋志龙 《中国文化遗产》2008,(6):M0001-M0001
在我国的西南边疆,早在汉代以前就生活着以“夜郎、滇、昆明”为代表的被司马迁称为“西南夷”的土著居民。其中的滇就大致分布在滇池周围,是“靡莫之属”中最有势力的代表,  相似文献   
78.
位于新疆若羌县罗布泊西岸的楼兰古城是汉代通西域的必经之路,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被沙漠湮没。由于文献史料上对古城的方位没有明确的记载,千百年来,这里无法为人们熟知,素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相似文献   
79.
北海疍家     
疍家,是桂闽粤又一远古居民。“疍”原本写作“疍”。“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写作“钽”,“湖灌之山,湖灌之水出焉,其中多钽。”可证疍民早在汉代以前已生活于长江中上游一带。此后多散入滇、桂、闽、粤,分布甚广。魏晋以降,古籍常见有巴疍、建平疍、天门疍等记载。在文人的诗文中多将蛮疍或夷疍并称。蛮疍、夷疍应是对疍民的贬称。此外,还有称襄疍、戎疍、疍僚、侄疍等等。六朝至隋唐时期,“疍”泛指南方蛮夷,并不限于水居,且也陆处。至唐朝,疍人大多散处于桂闽粤的滨海地带,以采珠捕鱼为生,逐渐成为水上人家。  相似文献   
80.
汉代物价考(二)——以汉简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华 《文博》2008,(2):27-33
目前出土的汉代竹简中保存了大量有关当时物价方面的史料,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1]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主要还针对其中某一批竹简进行研究,对于汉简中物价资料系统的整理则还比较少见.在此,我们试图通过综合各批竹简中原始资料,尽可能多、并准确的复原当时社会的物价变化情况,以为研究汉代社会经济生活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