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81.
蚁居     
从西直门出发的运通205路往北行驶23站后,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弯。前一分钟还在整洁的双向6车道上,百度、联想依次从眼前掠过,下一分钟已经进入起先尘土飞扬继而污水横流  相似文献   
82.
花儿,属于民歌的范畴。民歌是在甘、青、宁地区民间传唱的一种歌曲,叫法有几种,名字都带有山歌情趣。花儿,亦称“少年”,也叫“野花儿”、“大山歌”、“山歌”、“野曲”,是西北各族人民用心血浇灌和栽培的艺术之花。它既是一种民间文艺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样式,充满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宁夏花儿,是西北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六盘山花儿为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3.
贵州锦屏县境内斗村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的苗家人有着悠久历史的生态环保意识传统,大量保存下来的林契、乡规民约、碑等,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84.
《世界》2003,(6):1-1
现在世界上有63亿人口,如果把它缩小成百人村落,结果会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85.
彝族的婚俗,既有共同性,又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他们婚俗中神秘的一面,就表现在地域色彩上。彝族的青年男女,一般是在火把节、赶山节等彝族传统节日相互认识,然后通过串寨、对歌等活动相互交往,发展爱情。彝族姑娘和小伙,从相互了解到谈情说爱,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待双方情投意合时,就会先“私定终身”,然后才请媒人,正式定亲。彝族婚俗中,有不少神秘的因素,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是“杂空”,二是“跳菜”。“杂空”是流行于凉山一带彝族中的婚俗。“杂空”是彝语,译成汉语就是绝食。婚期来临时,新娘就开始“杂空”。在“杂空”期内,不…  相似文献   
86.
小星的歌     
王殿 《丝绸之路》2003,(3):12-15
美丽的青海高原,是中华民歌的沃土。60多年前。清纯的藏族姑娘萨耶卓玛轻轻的一鞭,促发了风华正茂的王洛宾写下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萨耶卓玛也成为歌中的女神;同样在这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位美丽的土族姑娘。带着她银铃般的歌声来到人间。但未逗留多久。就匆匆而去……  相似文献   
87.
从西郭铜鼎试探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西郭村位于城西北约13公里,背靠吕梁山,前临汾河的一片丘陵地带。1991年,当地村民在农田生产时,偶然从地里挖出1件铜鼎,并于同年将此鼎捐献给山西省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88.
师家沟村位于山西省汾西县城东南5公里处,它三面环山,南临河水,避风向阳,是一块天然的“风水宝地”。这里拥有一处山西丘陵沟壑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山地村落建筑群——山西省重点物保护单位师家沟民居。它依山就势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呈阶梯状分布。  相似文献   
89.
陈锦鸿先生之《广州:岭南文化生于斯盛于斯》(《羊城今古》2003年1期)谈到有关《越人歌》的事,该文说:“曲艺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史藉有关于南海人张买‘鼓棹为越讴’的记载。(见明欧大任:《百越先贤传》)而梁简文帝萧纲命徐陵编《玉台新咏》也有收入的《越人歌》,与越讴是否在调式方面  相似文献   
90.
20世纪20年代李景汉调查的京郊四村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关注,2006~2008年,我们又对京郊四村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目的意在秉承前辈学者的研究理路,以村民的收入和消费为主线,呈现其从乡土社会到城市街区的转换历程,以及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生活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城乡关系的"连接点",大城市边缘村落既是乡土社会转型的前沿地带,也是都市化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因此,对京郊四村的再研究,不仅续写了村庄的历史,更突显了认识和记录中国社会变迁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