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张乾元 《世界》2003,(8):36-38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绘画,是用刀刻形,笔涂色。商周时期,绘画、刺绣、染丝等工艺统称为“画缋之事”。汉魏时期,用“丹青”指代“五色”和绘画。自唐代王维提出“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张彦远提出“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之后,五采的艳俗谨细即被视为画患,水墨的清雅淡逸被提到意象核心层次,视为神妙。  相似文献   
42.
论战后日本的国家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意识是指生活在同一国家的居民在长期共同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战前由<大日本帝国宪法>所标榜的神格天皇国体意识,随着日本的战败而支离破碎.战后初期在美国占领军的指导下,日本开始了新型国家意识的构建过程.战后日本的国家意识体现出阶段性特点,即50年代表现为美国占领下的民主主义;60~70年代在战后教育的催促下,国家民族主义再兴;80年代国家整体右倾化.战后日本国家意识的主要特征由象征天皇制所具有的机能决定.  相似文献   
43.
姜守明 《史学月刊》2002,2(6):96-104
在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即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殖民思想经历了一个从盲目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殖民思想与民族国家思想合流,是英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反映,对英国海外殖民扩张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们共同推动着海上活动的蓬勃发展。托马斯·莫尔从人文主义道德观出发,提出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最初设想。理查德·哈克卢伊特是英国早期最重要的发现史学家,他为英国的北美殖民活动进行辩护。在海外殖民扩张问题上,弗朗西斯·培根竭力赞成英国拓展海外殖民地,建立新英格兰帝国。  相似文献   
44.
田美丽 《满族研究》2006,(2):106-111
满族作家老舍创作中往往刻意淡化自己的民族身份,张扬爱国主义主题,与此同时,他运用多种方式为自己、为自己所属的民族进行辩护。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以阶级身份替代民族身份,达到与主流意识的和谐;从文化的角度来写国人,传递国家意识,稀释民族负罪感;借助描绘回民传达民族团结观念。老舍表达民族意识的独特方式与满族特定历史时期的公众形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46.
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希恩 《满族研究》2003,(2):1-5,12
本文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异同及关系作了辨析。文章认为.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是互有联系但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一个局部构成,它赋予民族精神以民族的属性,同时也是民族精神中民族活力、社会信念的源泉和民族凝聚力的基本要素;但民族精神的正面约束力又对民族意识作了积极的性质限定。  相似文献   
47.
48.
民族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这是民族主义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已经达到的最重要的共识。但是许久以来,绝大多数学者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性预设,认定每一个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的同胞和本民族的文化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民族意识觉醒于殖民主义时代,其结果表现为民族主义。而很少有人对此进行理论考察。事实上,要想厘清民族主义的来龙去脉,特别是要想认请民族主义的基本属性,就不能回避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问题,因为它们决定了民族主义的基本特性。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9.
清代满洲人的民族主体意识与满洲人的中国统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试图运用族群理论来阐释清代满洲人的特质及其对中国的统治。作者认为清朝之所以能够将其统治保持近 3 0 0年之久 ,取决于满洲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适应能力及保持其自身特殊素质的能力这两个方面。满洲精英集团依靠八旗组织成功地维持了本民族的一致性和民族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50.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外国人以母语所编写的原版书籍往往被认定为最正宗、最正确的语言教学用书而备受推崇,而且不仅限于以语法知识为中心的教材,甚至包括了以意识形态为内核的史书等。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国民的培养以及民族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