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613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牛晓霞 《丝绸之路》2022,(3):139-142
静宁民间曲子戏种类繁多,形式独特,且内容丰富。是静宁县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体现,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同时以此来传授各种生活、生产和历史知识、丰富文化生活的主要载体。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得一些传统曲艺正日益淡化甚至消失,其生存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102.
滕振远 《旅游纵览》2022,(21):52-54
旅游观光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于一体。它有别于一般的观光旅游,也不同于通常的农业,既能给消费者提供休闲的场所,又能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助推农村发展。但当前部分旅游观光农业经营模式单一,特色不鲜明,市场竞争力不足,陷入恶性竞争,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实行差异化经营,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观光农业,提升竞争力,实现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103.
肖金志 《旅游纵览》2022,(21):109-111
中国村庄众多,其中许多村庄并不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源。本文梳理公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旅游的方式,探究“公共艺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价值,如公共艺术凝聚乡村特色,创造旅游新吸引;公共艺术点亮乡土生活,营造旅游深体验;公共艺术激发乡民活力,实现旅游长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艺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即挖掘地域特色,加强宣传推广;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品质;重视人才资源,高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宋代的端午服饰具有辟邪祈祥的节俗功用,也饱含追思缅怀之意,追思先贤、缅怀祖先的情感和精神寄托被融于端午节期间人们的穿戴之中。君民同乐、等级有差,区域共享、南北有异,兼容并包、源远流长等特点,诠释了宋代端午服饰中蕴含的尚中贵和、和而不同的中和之道。宋代端午服饰的文化意蕴随时代发展逐渐丰富,承继中有创新,其形成的端午文化基因至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收藏有一幅元代壁画《妇人启门图》,该壁画是其馆藏壁画文物中的精品,也是章丘区东姚村墓葬群壁画的代表。山东博物馆文物保护项目组通过对这件文物实施保护修复,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成功推广到该墓葬群18件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中。同时通过对这幅壁画内容进行研究,对华北地区元代墓葬的内容形式特别是“启门图”一类的图像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为今后此类文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钟茜 《东方收藏》2023,(5):42-44
清代从初期到晚期,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深刻影响着绘画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画派在这一时期占据主流地位。但与此同时,江南地区部分带有民主思想、对现实不满的画家不愿墨守成规、一味因袭模仿,于是努力挣脱正统画风的束缚,在绘画上另辟蹊径,形成了“扬州八怪”这一画派。他们坚持创作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师法自然,借绘画抒发不同的情感和个性,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新气象,对今天的艺术创新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