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民国时期形成的民俗学(含民间文学)文献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当下还未获得学界的足够重视。因此,对民国民俗学文献的汇编整理、重印和重版以及文献研究予以回顾,察其轨迹,明其得失,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此,我们能够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如何走向民间、如何才能接地气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2.
小名趣谈     
苏北里下河一带的人,特别是现龄四五十岁以上的,一般都有小名。他们的小名无论从社会语言学还是民俗学的角度看,都很有研究价值,而且充满浓郁的乡土色彩。  相似文献   
123.
在初步回顾和检讨相关民俗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发生在粤东K城一个名叫钟村的城中村民保护围龙屋行动的个案,叙述了这一集体行动的过程及其作为当事人的客家民众的态度和行为,探讨了集体行动情境中的民众、民俗、学者的角色与影响,引发作者关于民俗研究取向问题的新思考。K城钟村客家人保护围龙屋这一集体行动表明,仅从民俗事象的静态描述来达成民俗学研究的意义,将丰富复杂的民俗生活、民间文化概括为一些有限的材料,实际上既忽视了"俗"在生活文化整体中的被创造和重新发明,又忽略了作为民间文化传承主体的"民"的自主能动性,他们策略性地对民俗知识的创造与享用,也忽略了作为民俗文化研究的理性人——学者及其学术活动的作用。民俗中的民、俗与民俗学者,应该都成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对象,这也应是未来民俗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与学术动向。  相似文献   
124.
瑞士民俗学理论在德语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托马斯.亨格纳的城市民俗学理论正是以人对城市特性的建构和体验为中心,以洞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生活世界为旨归,以此认识并发现民众或普通人的实践主体性和创造性。尽管这样出色的经验研究体现了现代民俗学理论从实体实在论转向关系实在论的巨大进步,但从根本上说,民众或普通人的创造性和自由并不在经验领域,而是在实践领域。因此,民俗学要发现民俗或文化的本质并对人的自我认识真正有所贡献,就不能把自己变成一门"经验科学",而是要成为一门"实践科学"。  相似文献   
125.
中国现代民俗学发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受制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至上主义和强制启蒙是民俗学发展的禁锢,既不符合西方经典思想,也违背现代社会道德。只有破除这两个禁锢,中国民俗学才有可能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26.
2011年4月18日至21日(农历三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九日),笔者在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薛城村,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薛城花台会"进行了为期4天的田野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以实地观察及深入访谈为主,参阅当地县志、年鉴、风俗史等相关文献资料,运用了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等采录设备,从声音、照片、视频等方面着手,如实记录了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状,并对它的历史沿革、传承发展等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7.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中国民俗志已经有了多种尝试,并开始注重文艺创作始终力图再现的生命经验和个体感受。裸写的《乡村医生·父亲:乡村医患关系的变迁(1985—2010)》给民俗志提供了一个化理论思考于无形的个案。它在事实与理论、观点与资料、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取舍也成为绑在民俗志潘多拉盒子上的导火线。当越来越多的大众读物都声情并茂地书写着生命经验,难逃有机知识分子尴尬位置的民俗学者不得不在学术圈、田野、民间的转换中,直面“平民”、“人道”这些模糊而危险的概念。在阐释学与资料学、学者与民众、人道与自私的裂缝间,关注现代性的都市民俗志也就具有了实验性与可能性。进一步,正常与不正常也应该是民俗学关注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8.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应该把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与关怀的目标,民俗学能够在其中发挥关键的引领作用。与发挥这种作用相匹配,民俗学应该定位为研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按照这一发展路径,民俗学将成为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学科和支柱性学科。  相似文献   
129.
《民俗研究》2010,(1):127-127
<正>《民俗研究》刊发各类民俗学论文、民俗史料、调查报告、田野札记、民俗图片、学术动态、书评等。来稿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1.稿件务必字迹清晰,校对准确,请遵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相似文献   
130.
张勃 《民俗研究》2010,(2):151-161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民俗传统的国家,也是一个乐于并善于将民俗传统记录下来、将对民俗传统的理解表达出来因而拥有丰富历史民俗文献的国家。从学术分工上看,整理研究历史民俗文献更多是由从事历史民俗学研究的学者来担当,但对历史民俗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的意义却不局限于历史民俗学,而是惠及包括历史民俗学、记录民俗学和理论民俗学在内的整个民俗学学科。民俗学的历史民俗文献研究是为着民俗学的,也是属于民俗学的。民俗学对于历史民俗文献的界定本身是对文献的一种理解,其研究过程中对文本与生活关联取向的谋求也丰富着文献研究的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