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所谓“自然状态”下进行田野考察曾经是并且至今依然是许多民族志工作者的理想之一。正如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所指出的:“在追求某一民俗形式的所谓自然语境方面,民俗学家们显示了顽强不懈的动力”。为了追求所谓“自然语境”(natural context),以便了解在不被民俗学家打扰的“自然状态”下民俗存在和表演的状貌,一些人会使用各种方法,努力使研究者“隐蔽”起来,以便使观察和访谈不影响或者尽可能少影响被研究对象的“正常”表演。  相似文献   
22.
桃之夭夭,春之融融.一年一度春节的来临总让人有不少期待。春联.原来是一片桃符,是古代人寻章句的雅事,一碗清凉茶.一份明月心。而在流传过程中.春联在民间推广普及,爱渐形成一种寻常百姓家的民俗化.时至今日依然常演不衰.原因无它.关键在于那么几句如心如意的吉祥话。  相似文献   
23.
<正>2010年3月29日—4月9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共同邀请,德国著名民俗学家和欧洲民族学家、柏林洪堡大学欧洲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沃尔夫冈·卡舒巴(Wolfgang Kaschuba)教授前来北京进行学术交流,并先后在北师大和社科院举行了四场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24.
韩府 《文史月刊》2004,(12):26-28
著名的文史学家、红学家、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博闻强记,著作等身,北京人要为他自豪,因为他在北京长大,他写的民俗类文章多半是关于北京风土人情的;上海人要为他自豪,因为他在上海工作生活了近50年,一个人一生有几个50年?何况,他的骨灰最后也埋葬到上海的土地上;我们山西人更应该为他自豪,  相似文献   
25.
江绍原,祖籍安徽省旌德县人,1898年夏历正月二十日生于北京,1983年9月11日在北京逝世。他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宗教学家,20世纪中国民俗学界五大核心领袖人物之一(其他四人为顾颉刚、周作人、钟敬文、娄子匡)。青年时期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北京大学等处读书,1920年被北京大学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比较宗教学,1922年在该校毕业后又在依林诺研究院哲学专业学习一年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文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26.
新形势下的新定位--关于民俗学的"民"与"俗"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娟 《民俗研究》2002,(1):27-35
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从这个学科诞生的那天起,关于“民”和“俗”的定义的争论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因为这是所有民俗学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它确实关乎民俗学学科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
刘宗迪 《民俗研究》2009,(2):F0002-F0002
海德格尔当然不是一个民俗学家,但是他在这本书里.谈论的却多是些民俗学的话题.比如地方风物.乡土民谣.传统节日.教堂圣画.比如对乡下教堂钟声的回忆.比如正在消逝的作坊.比如用方言写诗并编辑风俗杂志《巴登乡风日志》的德国乡土诗人黑贝尔……  相似文献   
28.
张鹰1972年进藏,一直都待在那里,很民间的身份,持之以恒的低姿态:低位进入,低调行事,恪守谦恭朴实、保持谦和微笑,是其不变的风格和表情。到成名成家了,依然本色不改,让人不由不赞叹,民间文化工作者就该是这个样子。这一印象得自干从边多、廖东凡到一众民俗学家的群体表现。  相似文献   
29.
林贻荣 《民俗研究》2001,(1):188-189
1998年初,当我把拙编《赣东北民俗情》寄给远在台湾的民俗学家娄子匡先生,时年89岁的娄先生亲笔复函:“顷蒙寄赠大作,捧读之余,谨此函谢。赣东乃弟之原籍故乡,爱乡情切,对故乡风俗记载之书,尤为心仪,今得尊编,除仔细捧读,必将永为保存。如可能拷贝若干,分赠世界各大图书馆库藏,永留人间。如有续编问世,敬乞再赐鸿文!”  相似文献   
30.
李靖 《民俗研究》2001,(3):112-126
这篇文章是对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文化志研究中心(Center for Folklore and Ethnogra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一个概要介绍。这个中心是当今美国民俗学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授予民俗学博士学位的学术单位。同时,它也是美国民俗学界的学术中心之一。因此,在这篇文章中,除了对这个中心的历史及其博士学位的要求进行描述以外,文章还对这个中心主要民俗学家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基本的介绍和概括。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弥补单纯孤立的翻译所不能容纳的学科背景知识,希望读者能更系统整体地把握个体研究在学科发展中的位置;其二,希望这种介绍能成为一个获悉当代美国民俗学发展的窗口,从一个侧面更多地了解其历史与动态,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也正是为这种目的,在正式介绍中心以前,结合一些美国民俗学发展中的特例,文章论述了为什么携带“家”学并立足国际性的学术对话对于发展中国当代民俗学(或民间文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