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吴伟华 《文博》2009,(3):3-11
莒国是先秦时期东夷少昊部落建立的国家,其贵族埋葬制度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集中反映在随葬铜器墓中。莒国随葬铜器墓可以分为四期。据此,莒国贵族的埋葬制度相应的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形成期、鼎盛期、消亡期,其年代为:西周中期、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战国中期。莒国贵族的埋葬制度吸收东夷文化的因素,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受到了齐、楚等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青龙泉遗址是国内目前为止墓葬随葬猪骨材料收集最拿面、标本最丰富的史前遗址.本文重点对青龙泉遗址墓葬出土猪骨的种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动物考古学观察.这批猪骨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尺寸大小和LEH发病率四个方面均显示出明显的家猪种群结构模式,因而该墓地所随葬猪骨绝大部分属于家猪,其中也有少量的野猪个体.这为我们后续研究中系统探讨猪骨随葬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细节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本文将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所出土的甲骨与中原地区商代甲骨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周梁玉桥甲骨在整治方式与钻、凿形态等方面大体与洹北商城的某一些类型的甲骨一致,具有中商甲骨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烧灼形式.由于其地域关系,其使用时间可能延续到殷墟一、二期.  相似文献   
64.
人类早期文明中的自然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铜是人类使用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它与人类早期文明存在重要联系。本文介绍了自然铜的属性、地质与世界分布,并结合考古证据和相关文献对人类早期自然铜的认识、利用、开采、加工及其社会价值进行了分析,对自然铜与早期金属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由新出金文资料及相关事例可知西周金文中普遍存在异人同名现象。而望簋与师望诸器、师汤父鼎与仲柟父诸器这两个典型例证则显示了以往西周铜器断代研究中忽视异人同名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在铜器断代研究中运用人名系联法时,应该充分重视异人同名的可能性,尽可能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66.
本文评述了与殷墟青铜礼器铸造工艺研究相关的技术史、考古学和艺术史文献,概述了殷墟治铸遗址的发现和研究状况,分析取得的认识和存在的局限,探讨了在技术演进、文化传播及治铸业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值得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
刘欣  淑华 《文史天地》2009,(6):70-70
一八九九年(光绪25年),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在北京清政府担任国子监祭酒(最高学官),一次服中药时,他突然发现“龙骨”药上刻有奇怪的类似篆文的东西,大为惊讶。王懿荣本是金石专家,精通铜器铭文之学,知道这东西一定有名堂。于是追究到药铺,查问“龙骨”的来历,并选了一些进行研究。一九〇〇年(光绪26年),山东潍县古董商范雄卿携带“龙骨”八百多片到北京,王懿荣付以重金,予以收购。王成为鉴定收藏甲骨的第一人。一九。三年,王懿荣死后不久,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被《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刘铁云)收买,刘把这些甲骨连同自己所藏,选了一千多片,石印出版了《铁云藏龟》,  相似文献   
68.
黄国辉 《文物》2012,(7):49-55,68
自1899年王懿荣辨识出商代甲骨以来,学界在甲骨卜辞的断代、考释、缀合、辨伪、校重著录等各项研究上都取得了巨大进展。而其中最重要又是最基本的一项研究进展即在于甲骨的分期问题上。从董作宾先生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首次系统建立起卜辞分期断代理论[1],到陈梦家先生按组来重新划分殷墟卜辞,把新分出来的组、子组、午组卜辞提前到武丁时代[2],再到李学勤先生明确把卜辞的分类与断代区分开来,确立以字体、字形等特征作为卜辞分类的主要依据,从而奠定了今天整  相似文献   
69.
河南南阳李八庙春秋楚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杰  宋煜辉  韩斝  张海滨  乔保同  高旋 《文物》2012,(4):29-33,1,2,97
2004年,在河南南阳市李八庙发现了一座春秋中晚期墓。此墓为小型竖穴土坑墓,出土了一批铜器,其中铜礼器有7件,包括鼎、浴缶、甗、盘、匝和盏。铜鼎M1:1上的铭文自称"番子",发掘者推测"番子"并非此墓的主人,应是番国的国君,墓主人是楚国贵族。此鼎可能是番国国君赠予墓主人的礼物,也可能是战利品。番子鼎的发现为研究古代番国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0.
2007年,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成的鲁北沿海地区先秦盐业考古课题组,对鲁北沿海地区的莱州湾沿岸地区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遗址(群)进行了考古调查,新发现和确定了广饶东北坞、南河崖,寿光双王城、大荒北央、寒亭央子以及沾化杨家等大型先秦盐业遗址群,并首次确认了东周时期的制盐工具和遗址群。通过此次调查,进一步了解了鲁北沿海地区先秦盐业遗存的分布情况、规模及保存状况,明确了鲁北沿海地区是殷墟时期商王朝的制盐中心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