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世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家”——世世永祭之庙。西周以来,礼制规定诸侯五庙——始祖庙、高祖庙、曾祖庙、祖庙、父庙。后四者为亲庙,前一庙为始庙。亲庙每世一迁,四世之后即行毁轶,不再祭祀;而始庙则世世永祭,因此得称“世家”。孔子受世世祭祀、陈涉被明令置守冢三十家,因此他们均享有世世永祭之庙,他们都被列入了“世家”。  相似文献   
42.
《文博》2000,(5):31-31
  相似文献   
43.
在风光旖旎的广州荔湾湖畔,一座千年古庙,现今恢复了它原来的面貌,向海内外游客开放。这座古庙,就是泮塘仁威庙,1983年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44.
本文根据《中国文物地图册·陕西省分册》所提供的资料对陕西仰韶文化聚落群进行研究。陕西仰韶文化聚落群共 74个 ,聚落遗址 1 91 8处 ,可分为特级聚落、一级聚落、二级聚落和三级聚落 ,展示了金字塔形的社会等级结构。尤其是以庙底沟类型为主体的聚落群 ,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性质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5.
庙底沟遗址是一处出土石制品数量巨大、类型丰富的大型聚落遗址,为研究史前人类行为和生产生活提供良好条件。通过石制品不同视角的分析,发现庙底沟遗址具有石器加工场和专门化的特点;原料主要为就近取材,原料岩性、工具形态与类型、加工技术及功能之间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剥片技术主要为锤击法和锐棱斜向砸击法,工具修理技术中打制、琢制和磨制技术组合使用,还存在少量钻孔技术、凹缺修理技术和切锯刻槽技术;工具功能大致归结为木工、农耕、碾磨、收割、渔猎、纺线和其他功能类别,其中以农业工具为主。  相似文献   
46.
陈豪 《北方文物》2020,(1):79-88
高平圣姑庙是晋东南地区宝贵的早期建筑实例,庙内碑刻众多。关于圣姑信仰在长时段下的发展策略和变化情况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学界多根据碑刻年代认为高平圣姑庙为元代建筑,对建筑空间的讨论亦不多。在厘清其为蒙古国时期建筑的基础上,关注建筑空间与信仰变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7.
2010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美国际田野考古学校在杨官寨遗址环壕东北角联合进行了数次考古发掘,发掘遗迹中包含一座堆积复杂、遗物丰富的庙底沟文化中晚期灰坑(H85)。根据遗迹结构、堆积状况,推测该灰坑应为一处具有居住性质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相似文献   
48.
19世纪末以来,中国城乡大小庙宇处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其中供奉的神像成为"迷信"的代名词与具象。因应教育的名、革命的义、经济的力,庙宇整体性地在20世纪经历了向学堂、学校的转型后,又发生了向传统、遗产的转型,进而成为发展地方经济以及建设精神文明的文化资本,及至不少没有了师生的村小学校舍向庙宇回归,供上了神灵。由此,庙宇成为了现代中国变迁、沿革的记忆场。在此轮回中,当下乡野庙宇也部分发生了从祭神到娱人,尤其是"兴老"的新转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回归传统庙会的福利内蕴与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49.
唐宋时期太庙庙数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先秦以来,在宗庙祭祀方面,“天子七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但是,就七庙的构成,却是众说纷纭,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郑玄和王肃的解释,两者有很大的不同。郑玄模式和王肃模式的天子七庙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中古时代太庙制度的变迁。唐宋时期太庙礼制的运作逐渐超越了郑玄和王肃之争,传统的七庙制遭到了破坏。结合这一时期郊祀礼仪的争论焦点从郊丘之争转向天地分合之争,国家祭祀的两大支柱都摆脱了郑王礼学之争的支配性影响,这象征着国家礼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50.
刘宝全 《民俗研究》2010,(4):132-140
明朝万历末年,随着抗倭援朝的明军进入朝鲜,关帝信仰也传到了朝鲜,关王庙在汉城等地多有兴建。以各地关王庙的建立为依托,关帝信仰逐渐在朝鲜各地传播开来,并最终成为一种民间信仰。关羽作为忠义大节的伟人、财富的代表,受到朝鲜士大夫乃至普通百姓的崇拜。朝鲜官府通过制定关王祭祀仪礼等形式加强对关王庙的管理。至1920年前后,韩国创建了名为"关圣教"的宗教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