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新发现的西夏文卖畜契集中反映了西夏牲畜买卖的具体情况,内容丰富,对研究西夏的商业、农牧业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基本完整的二十件西夏文草书卖畜契和雇畜契译成汉文,进行考释和研究,展示这些契约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探讨西夏大牲畜的价格,并对黑水城和武威使用粮食和钱币买牲畜不同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武威地区的货币经济比较发达。西夏末年的卖畜契中牲畜价钱暴涨,反映出当时蒙古入侵,西夏社会动荡、通货膨胀的情景。又探讨了部分牲畜买卖是贫苦农民在缺粮时为换取粮食的无奈之举。并指出黑水城普渡寺在农民乏粮时低价购买大牲畜,转手高价租雇给缺乏畜力的农民,往返盘剥,使农民逐渐走上赤贫的道路。  相似文献   
42.
《风景名胜》2014,(3):164-168
大西北的牛肉面远近闻名,可等我来到武威时才发现,牛肉面不是午餐,也不是晚餐,却是一份早餐的内容。  相似文献   
43.
崔博  李杨 《黑龙江史志》2014,(16):66-67
明清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正统宗教与民间信仰亦得到空前的繁荣发展。古武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的西部重镇,这里民族成分复杂,宗教派别林立,民间宗教亦在适应社会需要、迎合群众心理的情况下遍地开花。本文旨在对明清两代武威地区之各民族及其所奉宗教进行描述,探蠡各教派以及政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文庙奇碑     
王蓬 《丝绸之路》2006,(12):63-64
武威必去庙,因为这座规模宏阔,已有近7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落是见证武威,甚至可以说是见证整个河西走廊化教育发展的缩影。进庙则必参观西夏碑,因为此碑不仅见证了一个建立国家达200年之久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国,还见证了他们创造的比繁体汉字还要复杂的西夏字。因此,阅读明白了庙与西夏奇碑,也就明白了半个武威。  相似文献   
45.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新近出土木质文物,由于墓葬环境及出土后保存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木质文物糟朽、霉变、彩绘脱落,甚至崩裂,因而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修复。为此对表面进行了清理,采用2%PB-72乙酸丁酯溶液滴管渗透的方法进行填充加固,对彩绘层用同样方法加固,对散件器物用汉代木材削制木销钉进行组装,对残损、断裂器物进行修复复原。保护修复后的木质文物适于展陈。本工作所用的保护方法对同类木质文物的保护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6.
西夏是公元11至13世纪,以古代羌族的一支——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内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公元1038年建国,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国号“大夏”。因其位于宋辽之西,史称“西夏”。地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  相似文献   
47.
文庙秋韵     
郭丹 《丝绸之路》2009,(21):15-16
一连几场秋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武威的城市和乡村似乎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田野上少了许多忙碌的身影,城市里也少了几分夏日的聒燥和喧闹。武威文庙,这座有着近600年历史的古建筑也在秋雨的洗礼后,显得绿树更绿、红墙更红,  相似文献   
48.
龚云 《丝绸之路》2007,(2):63-65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若提到丝绸之路,不能不说有南北合璧、文化交融、东西贯通、民族交汇特征的武威。  相似文献   
49.
李学辉 《丝绸之路》2007,(12):38-3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饮食也呈现多元化趋向。甘肃武威的很多传统民间小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存于僻乡偏域。然而许多小吃的命名不仅趣味横生,而且耐人寻味,尤其表现了民间的智慧。  相似文献   
50.
武威磨咀子出土木器腐蚀病害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武威磨咀子是甘肃古代糟朽木器的重要发现地之一,鉴于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的潮湿而糟朽(缺饱和水状态)漆木器与南方潮湿地区出土的浸饱水漆木器之间的差异,致使其保护材料与技术方法不同。本工作通过对武威磨咀子出土木器腐蚀病害与机理分析,着重从病害类型、影响藏品保存因素、材质物理化学组成、材质结构缺陷性及藏品的陈列和保存环境方面进行了全面、综合的科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武威磨咀子出土糟朽木器腐蚀病害发生是内外因素长期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得出保持保存环境的稳定性和控制木质材质中含水量是解决保护问题的关键,可为“十一五”期间甘肃馆藏木器文物实施全面保护修复提供详实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