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未有人认为钓鱼群岛是“日本领土”之公开表示。1969年4月,联合国亚洲远东经济委员会发表题为《东海黄海的地质构造和水文特征》的调查报告,指出东海海底埋藏着世界上最大的油田,“特别是钓鱼岛周围的大陆架最有希望”。之后日本总理府相继派调查团到钓鱼群岛一带海域进一步调查,确认系“世界第一流油田”。日本以在“马关条约”之前悄悄搞的把钓鱼群岛列入日本版图的“国内立法”为由,宣布钓鱼群岛系“日本固有领土”,挑起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  相似文献   
22.
1872年6月《俄国和喀什噶尔条约》签订后,由于阿古柏政权同俄国貌合神离,在条约签订后的一年时间里,只有索莫夫商队前往喀什噶尔贸易。阿古柏颇为担心俄国人,防范心里使他捉弄了索莫夫商队,阿古柏同俄国的关系由条约签订后的密切开始冷却、疏远。索莫夫商队之后,莫罗佐夫商队又来到喀什噶尔。  相似文献   
23.
1970年3月8日,毛泽东提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并建议“不设国家主席”。于是,8月下旬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就通过了一个《宪法草案》,其中写明了这两条,即:确定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和不设国家主席。  相似文献   
24.
清朝和朝鲜的外交关系始于清初,这种关系是清朝武力征服朝鲜后,迫使朝鲜与清朝结成的不平等的宗藩关系。自19世纪中叶以后,这种宗藩关系因清政府处于内政外交的困境、帝国主义列强日益加剧对清朝和朝鲜的侵略而发生了动摇。1899年在俄、日的威迫下,清政府与朝鲜签订《中韩通商条约》,彻底解除了清与朝鲜的不平等的宗藩关系,确立了两国平等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25.
胡忠良 《中华遗产》2007,(10):145-147
近代老外在中国旅游,始于150年前。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准听执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  相似文献   
26.
佚名 《文史博览》2007,(11):53-54
1901年,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将北京东交民巷附近划定为使馆区,界内的中国官民均要迁出,界内建外国兵营并驻军,自设警察和管理人员。中国军队、警察不能进入,中国不能在界内行使任何主权。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收回了这批兵营。  相似文献   
27.
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是澳门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16世纪下半期开始,葡萄牙人就以僦居者的身份,在中国领土澳门居住、贸易。19世纪中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割让香港。葡萄牙政府妄图步英国的后尘,要求把澳门划归其所有。当这一侵略要求被拒绝之后,它便采用蛮横的手段,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驱逐澳门的中国官吏,封闭澳门的中国海关,镇压澳门人民的反抗,强占澳门,实行殖民统治。为了使占领澳门合法化,也为了获得与英、美、法等国一样的通商特权,葡萄牙在法国的帮助下,与清政府进行立约谈判,草签了《和好贸易条约》。清政府发现条约中有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条款,不予批准,并提出修改后互换的意见。中葡双方围绕互换条约问题展开了长期的交涉,葡葡牙企图利用互换条约使其侵占澳门合法化,清政府则想通过换约谈判收回澳门主权,双方目的相反,无法取得一致,中葡《和好贸易条约》终于成为一个未经清政府批准、未经中葡双方互换、没有法律效力的条约。  相似文献   
28.
清末民初中葡关于澳门的交涉和新约的签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初的中葡澳门勘界谈判的回顾,揭示了清、民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围绕勘界展开斗争的过程。由于这一时期适逢中国政府发生更替,葡国政权也有变更,因而中葡谈判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本文在评述这一时期的中葡关系时,特别注意到地方民众运动对于推动政府外交所起的促进作用,并予肯定。  相似文献   
29.
钱盛华 《世界历史》2023,(5):114-129+159
1862年越法《西贡条约》签订后,嗣德帝不满割地条款,旋即遣使赴法谋求修约。面对西方冲击,越南自认迅速找到了条约体系的运行逻辑,试图通过签订新约来争取利益。对于越南的非常之举,法国做出了应对,在越南使团赴法旅程中不断展现自己在世界范围的实力,并对越南士大夫进行“政治教育”,以使越南融入殖民世界和接受近代外交规则。在双方的互动进程中,可以看出殖民势力内部的异质性,法国海军内部“知越派”对殖民政策存在分歧。越南潘清简使团则以法国的财政困境作为修约的突破口。但是,谈判真正开启后,越南受制于原先宗藩体系的历史经验,同情越南的“知越派”何巴理也未能在狭小的谈判窗口打开时真正有助于阮朝,而法国海军的强力反弹使得越南修约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30.
张伟 《文史月刊》2005,(4):43-45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字后,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让于日本。在日本占据台湾的50年间,除了在军事上对台湾人进行血腥镇压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台湾人民进行奴役和迫害。由于日本本土国地狭小,资源贫乏,再加上明治维新后日本工商业的畸形发展,使得日本殖民者对台湾岛上丰富的资源进行大肆掠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