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袁香炜 《神州》2012,(24):4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电厂也得到了相继发展,生产规模也得到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而目前所运用的集散控制系统在监控检测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在火电厂发电过程的控制系统中运用主元分析方法来分析相关数据,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得出了影响系统的主要过程变量,为实现系统的有效监控和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文江浩 《神州》2012,(31):217+219-217,219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石油这个曾经的霸主,因其资源的日渐枯竭,必将走向衰亡的道路。煤炭以其巨大的储量和新的实用技术(如煤炭气化技术)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作为煤炭开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煤炭检测实验室担任着建档、配置、验收、检定及校准、维修维护、期间核查等工作。因为煤炭设备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的为煤炭的开采提供基础数据,所以说煤炭检测实验室的设备管理是煤炭检测的要点。本文将对如何提升煤炭检测实验室的技术与管理水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3.
陈列银币变色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博物馆内陈列银币经常出现的表面失去光泽甚至变暗变黑的原因,采用离子色谱、X荧光光谱等方法分析变色银币清洗液成分,并对博物馆周边环境空气和颗粒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l-、NO2-、NO3-、SO42-等无机离子主要来源于环境空气,甲酸和乙酸主要来源于陈列用装饰材料。采用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银试片表面黑色物质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元素为碳、氧、硫,其中硫分布较深,说明黑色物质除了硫化物外还存在氧化物;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发黑处有明显的碳氢吸收,说明发黑银试片表面除了无机物外还存在含碳有机物,可解释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中检测到碳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空气质量、相对湿度、光源和光照等因素对银变色所起作用表明,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差异几乎与银变色程度无关。在标准空气中相对湿度100%下银依旧不变色,说明在空气质量、光照度与相对湿度中,空气质量是影响银变色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和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结合解释了银与各种污染离子作用最终转化为稳定硫化银的原因。实验结果为制定银质文物保护环境要求和改造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铁质文物脱盐过程要产生大量废水废水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研究依据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腐蚀模拟Z30试片和室外大型铁炮脱盐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是化学耗氧量(COD)、可溶性正磷酸盐、悬浮物等项目超标;分析表明某些过量添加的脱盐试剂和助剂是造成污染物超标的主要原因。一般对馆藏铁器,因脱盐废水量小,可通过清水稀释处理(有时需预处理)后达标排放;对个别室外大型铁器而言,因废水量大,污染物超标严重时,建议将废水经过物理、化学方法等工艺处理达标后排放。总之,铁器脱盐时,环境友好型脱盐试剂和助剂的选择和适量使用是关键;铁质文物脱盐废水排放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5.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在埋藏数千年后,玉器表层材质会发生变化,而使玉器表面颜色发白,俗称“受沁”。而人工仿制“古玉”,可以通过加热使玉材表面达到同样的“受沁”效果。台北故宫博物院的YangM.L.等人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无损检测古玉表面的微结构,研究其变白的过程,同时对比测定人工仿制品。实验用古玉样品分别来自兰州齐家文化(软玉)和浙江良渚文化(蛇纹石),共三件;仿制品分别采自酒泉和杭州,为透闪石(软玉)。实验使用两类OCT系统配备不同的光源:一种为Ti蓝宝石激光器,提供100fs,76MHz脉冲,中心波长在800nm。玉材的分辨深…  相似文献   
106.
文物建筑材质的研究与保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建筑建造中不少传统材料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同时也有局限性,应探讨新材料如何与传统材料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7.
红外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由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非接触、远距离、实时、快速、全场测量等优点,因此已广泛地应用于预防性维护、故障检修、质量控制、科学研究等领域。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分析文物病害产生的原因及评价文物保护保存状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今年11月是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建站30周年的喜庆日子。回顾本站30年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感到心潮澎湃、激动万分。30年前本站的初建时期,“文革”动乱还未结束,“批林批孔”运动还在进行,“四人帮”还在肆虐,我们的前辈已经开始了“环境监测”这样一个全新的事业。当时真是困难重重。环境保护事业刚刚开始,政策法规还不健全,社会上对环境保护工作还不了解,甚至还有误解。我们又面临物资的匮乏,在环境监测站大楼竣工之前。办公地点是与环保办合署,  相似文献   
109.
一种饱水木质文物含水率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水率是评估饱水木质文物糟朽程度最常用的物理参数之一。目前含水率检测常用方法有烘干法、电阻法、近红外光谱法等,但这些方法或属于破坏性分析,或检测范围不适用。为寻找一种适用于饱水木质文物含水率的无损检测方法,基于饱水木材组成理论模型,建立了含水率与湿态密度、灰分含量三者之间关系,进而提出一种检测含水率的便捷方法——溶液密度法。采用上述方法对天长、淮北等地出土饱水木质样品含水率进行测试,并与烘干法测得标准值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两者数据较为接近,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样品越糟朽,使用该方法获取的数据与标准值之间相对误差越小。说明该方法更适用于糟朽饱水木材含水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0.
素面环耳甑釜(西汉)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该件文物存在的主要病害有:口沿处残缺变形,开裂变形,存在有害锈等。为了使该器物得以稳定保存,对该器物进行了扫描电镜-能谱、激光显微拉曼及富利叶变换红外光谱等一系列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器物进行了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