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梧桐河下游右岸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尽管不多,但对我们今后在这一地区继续寻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32.
邱明波 《南方文物》2010,(2):130-132,143
<正>一.引言百寿图深藏于广西桂林永福县百寿镇百寿岩内。大寿字撑起了百寿图的框架,高约175厘米,宽约148厘米。在大寿字笔画中阴刻有一百个小寿字,小寿字旁有至少一个印章。百寿图刊刻于公元1229年,下令摹刻百寿图者为知县史谓①。百寿图是百寿岩中第一通摩崖石刻,也是现今所见中国时代最早的集古代单字诸体为一身的古代摩崖石刻  相似文献   
33.
胡燕 《丝绸之路》2010,(8):71-72
艺术符号并不表现概念,也不代表这个概念所指向的任何具体事物。具体到艺术品中,我们从中体会到的是浸透着情感的表现,而不是一种情感标示的记号,因此把艺术品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一件艺术品浸透着情感、心境或是供它表现的其他具有生命力的经验,这也就是称其为"表现性形式"的原因,对于其所表现的东西,我们并不称之为"意义",而是称之为"意味"。  相似文献   
34.
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永博  沙润 《旅游科学》2010,24(4):84-94
本文是一篇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综述,在回顾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内涵结构、形成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意象时空变迁规律研究是旅游目的地意象理论发展的未来,而景观设计、创意策划和信息传播则是旅游目的地意象应用的新方向;我国学者还应重视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汲取营养,积极开展中西贯通的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  相似文献   
35.
树迹·人迹     
依稀回忆起生命的一段旅程。 盛·繁茂 某年期中考试,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学中有的拿我当竞争对手,有的不时向我请教,老师也对我赞不绝口,我每天像在云端里漫步,飘飘然,欢悦地度过生命的每一天。不再有“目不窥园,足不下楼”,不再有“头悬梁,锥刺股”。在每天回家的途中,小径边两排梧桐也是别样的茂盛,  相似文献   
36.
意象与现实:宋代城市等级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数量是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少学者在论著中,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他们关于宋代城市等级的看法,研究思路都是通过广泛搜集文献记载中偶存的宋代城市人口数据的片断信息,归纳得出结论,但相互间歧见颇大。其实,宋人关于城市人口规模的表述更多地是出于意象,宋人的这种意象,与其说主要依据于实际人口数量,不如说依据于城市的行政地位,因此在时人意象中城市规模的差序格局就形成了都城百万家、路治十万家、州军与重要县城万家以及一般县城数千家这样几个等级分明的序列。这说明至少就某种程度而言,在两宋士人的心目中,城市的行政地位比它们的实际规模更为重要。讨论宋代城市发展史不应忽视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37.
张茹 《风景名胜》2021,(4):0379-0380
本文以审美意象的崭新视角来重新解读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文章探究了审美意象的思维过程,继而建构审美意象视角下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体系。最后以徽州传统聚落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基于建构的审美意象体系下,解读徽州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意识构造、物象表征和意境感知三部曲。  相似文献   
38.
杨卓轩 《福建史志》2023,(6):48-53+76
鲛人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很多记载,尤其在大量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中,鲛人被赋予多种意象。梳理福建等地旧方志有关鲛人的记录,可归纳出鲛人的三种意象:用鲛人形象来增添自然景观的鬼斧神工之气;将鲛人形象附于诗词歌赋;用鲛人泣珠的故事来表达个人情感,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39.
40.
书法意象说     
钟明善 《文博》2000,(5):54-62
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必须从中国书法史上存在过的这样的一些事实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