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一位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老人离开了。 昨日(按:10月28日),著名书画家杨长槐、姜澄清、鲁风、黎培基、马宏明及作家王蔚桦等省市文艺家齐聚一堂,深切缅怀一代文化名人谢孝思先生。  相似文献   
42.
《山水画》     
张润生 《贵阳文史》2008,(5):F0004-F0004
张润生,1946年生,山东莘县天人,1958年随父迁居贵阳。自幼喜欢绘画,13岁拜刘知白先生学习传统中国绘画,并得到宋吟可、王振中等诸多先生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3.
贺兰 《中华遗产》2008,(7):62-69
汶川地震以来的一段日子,北京大学的孔庆东先生心情很不平静,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孔先生激动地一再强调:准说现代社会没有武侠?不会武术的人一样可以成为大侠;淮说侠义精神已经成为被我们抛弃了的遗产?侠义精神始终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天灾发生以来的日日夜夜,我们伟大的人民所做的侠义壮举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44.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1893年10月18Et出生于北京,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今年是梁漱溟先生逝世20周年。  相似文献   
45.
群忠 《文史春秋》2002,(2):50-54
《中华文化名人录》和《广西百科全书》载:梁漱溟(1893~1988年),广西桂林人,生于北京,哲学家、教育家、乡村建设派领袖。曾任全国政协第一至第六届委员、第五第六届常委、民盟常委、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著述颇丰。这位在哲学上杂揉中西、融通华 梵、自成体系的中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被外国思想界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梁漱溟 的人生经历中颇有传奇色彩,可概括为:一生吃素、二次婚姻、三会毛泽东。一生吃素梁漱溟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读了许多佛家的著作。他有很强的自学本领,对那些晦涩难懂的佛教经典,他读起来…  相似文献   
46.
不久前,我与宜兴市徐悲鸿纪念馆前馆长蒋纪伯先生前往坐落于北京新街口北大街的徐悲鸿纪念馆访问了徐悲鸿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长廖静文女士。  相似文献   
47.
1989年,当年38岁的美籍华人、建筑学硕士杨本华先生不顾他人的劝阻,放弃了在美国的事业,毅然回到中国大陆发展。作为二战时期“飞虎队”的后裔,他知道有无数的反法西斯战士英勇牺牲在抗战前线,其中有很多“飞虎队”队员长眠在华夏大地的荒山野岭中,遗骸至今仍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48.
散木 《文史月刊》2002,(10):62-64
前些年,浙江海宁章克标先生闹火了一阵,先是文坛耆宿的复出、曾被视为轻浮无聊之作的《文坛登龙术》的热销、几部回忆录的发表乃至百岁老人的征婚,这中间媒体的炒作是少不了的,于是章先生的私人空间被人排挞而人,虽说后来好事做成,百岁老人做了新郎官,上了电视(浙江台有专场的“实话实说”。但依我的感受,这“爱隋”等等,初时不免“花好月圆”,时间长了如何,却是不敢也不便遐想的了),  相似文献   
49.
1935年夏,我从北国太原到江南游学。提起江南,首先想到的就不能不是无锡国专。提起国专,首先想到的就不能不是老夫子——唐文治先生。唐老夫子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但全校上下几乎没有人称他为校长,而一律称他为老夫子。这是别的学校所没有的。老夫子作过前清的工商部侍郎,代理过尚书;丁忧在家,受命接办了南洋公学,肇建了交通大学。这个学校人才辈出,声名远扬。前几年交大校庆,上海本校和迁西安的交大,都有隆重的纪念活动,还为老夫子铸了铜像。这也是全国少有的。足见老夫子教泽之深远。  相似文献   
50.
唐湜 《文史月刊》2002,(2):23-26
1950年印出我的评论集《意度集》后,我寄了一册给健吾先生的清华同窗钱钟书先生,他回信说:“你能继我的健吾(刘西渭)学长的《咀华》而起,且大有青出于蓝之慨!”健吾先生比钟书先生在清华外文系高一、二级,他称健吾先生为“学长”,是名副其实的,说我能继健吾先生的两本《咀华集》而起,对我已是十分抬举,说“青出于蓝”就是太过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