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梁颖 《收藏家》2008,(3):59-64
笺纸上用花纹衬底,最直接的办法是通过染色,这在第一章里已经做过介绍,本章要谈的,是雕版刷印在笺纸上的花纹。  相似文献   
62.
程龙 《文史天地》2008,(6):56-58
中国古代并无国旗,晚清时外国人问及中国的国旗,满清大臣皆无以为对,清政府为了制定国旗煞费苦心,最后决定以黄龙旗为大清国旗,因为在中国向来以龙为贵,皇帝穿龙袍、坐龙椅,所以旗面不能没有龙,而黄色为古代帝王家的专用色,将黄色和龙揉合而成的黄龙旗应运而生。但黄龙旗的命运并不好,刚出来不久就有舆论说,黄龙看上去像是病蛇,预示着晚清即将衰亡,  相似文献   
63.
古代常用的明矾、青矾、单宁酸、胆矾、铬明矾和铁浆做媒染剂,媒染剂中的金属离子对古代丝织品的劣化有促进作用。因此,分析古丝绸中的媒染剂成分,有助于了解古代丝织品劣化的机理,为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提出了“相关元素法则”概念,并将此法则应用于古代丝织品媒染剂研究。  相似文献   
64.
别人的生活     
"十一"长假我爸妈来了一趟北京,背着几十斤豆瓣酱,装在一个黄色的大瓦罐里。这些豆瓣酱完全是篇散文,还是汪曾祺那种级别的。我爸  相似文献   
65.
Matt Carasik Luca 《世界》2007,(12):103-104
如果在非洲看见一只斑马从眼前闪过或一队大象过马路,可能没人感到惊讶,可如果看见的是成群的海豹,多少让人觉得新鲜。  相似文献   
66.
一批精美的玉器在山西省侯马博物馆展出,笔者曾两次前往参观,获益良多。这批玉器有礼仪类的璧、环、璜、圭、璋、琮;佩饰类的耳块、镯、牌饰、端、龙纹佩及串饰、芯料等,而最吸引笔者注意的是一件淡黄色的玉舞人(图一)。玉舞人玉质温润细腻,呈淡黄色,厚片状,轮廓透雕而成,阴线刻出面部五官和衣纹。舞女身着曳地长裙,轻舒长袖,一袖上扬,水袖高举过头,恰如“长袖擅舞”之谓,另一袖横置腰际,垂袖款摆,腰部束带,衬托出舞姿的曼妙,袖褶用凹弧面表现,刀法简洁有力,展现出动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67.
陆锡兴 《南方文物》2012,(4):96-100,95
陆锡兴《明梁庄王墓帽顶之研究——兼论元明时代大帽和帽顶》,是对明代大帽的帽顶作出的专门研究。大帽由帽身和帽顶两个部分构成,是当时的帝王服饰。明代帝王模仿元代贵族生活,大帽曳撒作闲适之服,终明之世,直至清初吴三桂依然保持这个传统。以前大帽和帽顶在考古中很少发现,人们知之甚少。至今大帽仅发现一例,明初山东鲁荒王墓曾出土多件,发掘者显然不知道它的来头,没有正确称名。湖北梁壮王墓出土的金银珍宝器物数量仅次于万历帝定陵,为明代帝王陵墓的又一重大发现。梁庄王墓出土了六件金镶宝石和白玉的帽顶,造型、材料一一展示在我们面前,制作工艺之精湛,造型之美,品类之全,蔚为大观。这次帽顶的发现,弥补了缺憾,给我们一个认识研究的机会。明代的大帽、帽顶向上继承元代制度,向下发展为清代主流的冠帽系列,它是一个过渡环节,梁壮王墓帽顶研究的意义,在于贯通元、明、清三代的大帽制度。  相似文献   
68.
关中 《丝绸之路》2012,(17):36-40
驻足远眺,透过参天林木看见一座藏族院落缀在半山坡上。院落的上方,阳光下的几十只白色的羊像是贴在青青草地上的一片残雪。羊群向上,一排黑绿的树木顶着几团云彩。院落的上方,一圈木栅栏板围成一个巨大的场院。场院内麦茬地、胡麻和油菜花拼成黄色、金黄色和绿色的田块,俨然一幅油画。  相似文献   
69.
德居中央     
顾卓 《中华遗产》2012,(11):56-67
它源于农耕子民对衣食父母的亲近,于潜移默化中达成“天地玄黄”的共识,最终通过君主服黄这一文化事件,将黄色的尊贵含义奠定。这是一个民族非凡的美学经历,既是华夏先民对黄色之美的认知与感悟,也是华夏文明对黄色的倾注融入。  相似文献   
70.
《南京史志》2011,(22):28-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