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语言大师,听其讲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他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这天是开学第一天,上课铃打了好一会儿了,他还没有到来,  相似文献   
22.
汪为新作品     
《收藏家》2014,(9):I0001-I0001
陶渊明是战胜了一切牲畜的高贵的文人,所以才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样高傲的诗句.一切是非善恶与在他看来颇有”孝然独处,绝口不语,默隐以终,笑杀狐鼠”的澹然。还有林语堂这种人也有意思.朋友问他“林语堂,你是谁?“林回答”我也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这种机锋,也让人”苦“笑不得。——节自本人文章《话颜面》。  相似文献   
23.
许多文人都有一些特殊的癖好。苏东坡酷爱竹,他有一句话让如今卖竹地板的都为之兴奋不已——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则爱石,出门见到奇峰异石必要顶礼膜拜,口呼“石兄”。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美国文学批评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的作品研究进路模式为基础,从艺术家、世界、读者三个角度反向切入林语堂小说研究。在这种三元视角框架中对林语堂的小说艺术作品进行宏观定位,并且深入解析构成诸元,以图打造三元互动、同构互补的研究平台,生动呈现各话语力量既彼此共生又彼此竞技的场面,历史和现实地展示林语堂小说的生存空间和艺术场态。  相似文献   
25.
林语堂在《语丝》时期的思想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玲 《史学月刊》2005,4(11):33-37
林语堂1923年从欧美留学回国后,即以《语丝》为阵地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开始崭露头角。受鲁迅和语丝派的影响,林语堂的思想越来越激进,他关心和支持政治运动,同情和歌颂学生运动,同时对军阀、政客、官僚进行无情的抨击,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国民性给予深刻的解剖和有力的批判,显示了林语堂强烈的社会关怀和要求改变现状的革新进步倾向。《语丝》时期是林语堂思想最激进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26.
读书之道     
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相似文献   
27.
橡皮擦 我6岁时人上海的觉民小学一年级,好像整个人都变了。我不再是自由自在的“戆囝仔”(家里人这么叫我),而变成用上海话发音的林玉如,学校里的人连名带姓这样叫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8.
五四时期,林语堂留学美欧,胡适确曾自费资助过林语堂,但数额甚少.实际上,资助林语堂留学的主体仍为北京大学,林语堂所获资助的大部分属于北京大学的公款.林语堂晚年关于此事的回忆存在重大失误,亟待纠正.  相似文献   
29.
《文史博览》2008,(4):46-48
《子见南子》一剧取材于《论语·雍也》篇,描写的是孔子见卫灵公夫人南子的历史故事,系林语堂于1928年10月所作。自从它在鲁迅和郁达夫主编的《奔流》月刊1卷6号上刊出以后,该剧大受欢迎,南京、  相似文献   
30.
《福建史志》2010,(4):58-58
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我.是前人非。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