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海博 《丝绸之路》2013,(12):22-23
本文通过对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出土的各种持械人物画像砖的描述,展示了墓主人非同一般的社会地位。将这些持械人物画在画像砖上埋入地下,也有让他们在冥界中继续服侍墓主人的象征之意。  相似文献   
82.
1995年5月20日,五河县孙塘汉墓群附近300m处农田整修中,出土49kg五铢钱,整体呈暗绿带白,大部锈结成团。经处理,这批五铢钱边郭基本完好,钱文清楚。其中仅磨郭、剪边五铢即达8kg之多。  相似文献   
83.
王晖 《文博》2004,(5):13-14,20
近半个世纪在宝鸡市岐山扶风等市县的考古新发现,不断地改变史学界对西周史的认识。去年在岐山周公庙遗址发现的周代大墓群,这种高规格的墓葬群在西周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所以也引起了中国考古和古代史学界学者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4.
邯郸城区唐代墓群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年至1999年间,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为配合城市建设,对邯郸城内4个地点所发现的23座唐代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这批墓葬均为小型唐墓,且大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形制多样的墓室结构、众多的随葬品,对于研究唐代墓葬分期、丧葬制度及邯郸历史、城区变化,仍不失为一批难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5.
四川剑阁县演圣镇截山村民发现了崖墓,立即上报文物部门.经过抢救性发掘,清理崖墓5座.崖墓曾被盗,出土器物虽不多,但在偏远的山区发现古墓群,为研究剑阁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6.
2005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金坛县薛埠镇上水村发掘了4座土墩墓,其中二号墩发现的遗迹包括器物群、墓葬、土台和房址。墓葬和其中3个器物群出土有硬陶坛、瓿、碗、施釉硬陶豆和夹砂陶鼎、泥质陶瓿等,年代为西周晚期,其他5个器物群含商代早期陶器,推测为修筑土墩墓时有意放置的。  相似文献   
87.
巴战龙 《丝绸之路》2008,(10):66-67
尽管事先已经知道河西走廊是一条文化与族群的走廊,可是谁能想见,在草疏人稀的明花滩上竟有如此的城郭,庄堡,墓群,烽燧、庙宇、“土墩的故址遗迹。这还不算最近半个多世纪由于人为破坏而消失的石人、佛龛、经卷以及突厥语族群的窟窑式墓葬等。不过,幸运的是,还是有一些故址遗迹历尽沧桑“活”了下来.草沟井城及其周围的庄堡、汉墓群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8.
西瀼口墓群位于巴东县官渡口镇西瀼口村,地处神龙溪与长江交汇的山坡上。1978年以来考古工作对该墓地进行了多次发掘。2000年的发掘共清理西汉至唐代古墓11座,墓葬分土坑、砖室和石室3种形制。随葬品以青瓷为主,其次为陶器和金属器,此外还出土了一批有特色的墓砖。  相似文献   
89.
泉州南安丰州六朝墓群出土“阮”纹砖及其学术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12月考古人员对泉州南安丰州皇冠山的六朝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2007年4月对新暴露的3座墓室又进行了清理。前后发掘共揭露墓室28座,出土了金戒指、琥珀项链、青瓷壶、青瓷碗、青瓷盘、青瓷盅、青瓷罐、青瓷炉、青瓷托杯、青瓷洗等一大批随葬器物;发现纪年墓4座,出土纪年墓砖3种,其中“太元三年”1座、“天监十一年”2座和“四年”残缺墓砖1座,更为重要的是在出土的墓砖中发现了古代乐器“阮”的印纹,“阮”的发现为探讨泉州乃至闽南戏曲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90.
义地岗墓群是一处包含至少7位曾侯在内的曾国墓群,已发掘墓葬可分为三期五段,主体年代在春秋时期,年代下限可至战国中晚期,墓向多为东西向,并多以南北并排的夫妻合葬墓形式分布。其空间布局分为两部分,即以政治关系为主体的曾侯墓区和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墓葬聚集区。曾侯墓区位于岗地中轴线上,从北向南年代渐晚,依次为曾公求→曾侯宝→曾侯得→M4曾侯→曾侯與→M2(曾侯■)→曾侯丙;家族墓葬聚集区分布于曾侯墓区外围,并与年代相同的曾侯墓对应。此外,各曾侯墓区及家族墓葬聚集区之间均以车、马坑和部分空白地带作为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