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袁贵仁在《求是》2005年第22期撰文认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  相似文献   
92.
1942年4月27日深夜,八路军从日伪占领区的广胜寺,将稀世珍宝《金藏》4000余卷抢救转移到安全地带。这一壮举,使1982年《赵城金藏》为影印底本的《中华大藏经》得以顺利出版,从而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新华社太岳分社曾报道了这一新闻,但过了50多年后,这张报纸才又被发现,成为这一重大事件的历史见证和珍贵的文物。  相似文献   
93.
《瀛涯胜览》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三部基本文献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其版本源流也是三部中最为复杂的一部。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此书的版本源流进行梳理,对它的内容进行校勘,但仍有不足之处。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万明所著《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下称“万明本”)是较为完善的校注本。万明本对《瀛涯胜览》的版本谱系进行了较好的梳理,介绍了《国朝典故》本、《说集》本、淡生堂本、《三宝征夷集》本、张异本和《艺海汇函》本。此外。除万明提到的几种明钞本,笔者又发现了《续四库全书》中辑录有《瀛涯胜览》一书(下称“续四库本”)。将万明本与续四库本对校,可发现续四库本的价值和不足,同时也有助于《瀛涯胜览》校勘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4.
对所见《新入诸儒议论〈杜氏通典详节〉》版本特征进行描述,发现书间避宋讳,且多用省简字和俗字;宋代帝号前均有抬头;纸糙色黄,为元代印书多用之梗棒纸,认为所见本应为宋刻元递修本。  相似文献   
95.
张雪 《文史月刊》2004,(4):58-59
1931年6月9日,中国近代贯通古今中西的法学泰斗,在北京自己的住宅中溘然去世,享年73岁。沈家本逝世的消息震惊朝野,京师司法界召开追悼大会。他的学生唐洽鉴的挽联,准确概括了沈家本一生的功绩:“任支那法系于一身合周汉唐元明以迄清朝酌古准今岂徒考据词章融通国粹,识世界大同之主义参英美法德日而  相似文献   
96.
《画论》上说:“善藏未始不露,善露未始不藏,”甲冠天下的桂林山水,能使人一见钟情,并为之流连忘返,是与她具有“藏中有露,露中有藏”这一符合审美要求的天生丽姿分不开的。桂林山水中的藏与露,主要有四——  相似文献   
97.
华芸 《世界》2004,(3):34-35
前不久,颇有影响的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10项由个人最初构思的发明,并认为它们有可能改变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俄藏对Дx11638号文书进行了研读判定,认为是<春秋后语·秦语>的一个片断;并与Дx02663、Дx02724、Дx05341、Дx05784号文书拼接缀合,对照正史有关记载,作了订补校勘,力图恢复俄藏<春秋后语·秦语>佚文的原貌.  相似文献   
99.
新刊俄藏敦煌文献研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欣 《敦煌学辑刊》2004,14(1):13-25
本是关于新公布的俄藏敦煌书的初步整理研究成果,作对《俄藏敦煌献》第16册中的重要非佛教献进行了定名、校录和考证。  相似文献   
100.
《宋太祖实录》前后经过四次编修,成书三部,至迟到元代时仍有传本存世。其纪事由于皇帝直接干预以及史臣避忌等原因,从而始终存在缺漏、原无后增以及与它史有异等问题,它直接促使私家通过著述欲辨明该段史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