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许知为 《江淮文史》2008,(3):138-157
“小侯爷”李玉良 李玉良是芜湖李府志勤堂的主人,李鸿章的嫡系曾孙,可能就是经述的孙子,家字辈(据《合肥李文安公世系简况》,李玉良名家瑾,系李经述三子李国煦之长子,李国煦自幼双目失明——编者注)。他在芜湖长街有大批房地产,在合肥有大量田地和庄房。青少年时期住合肥,  相似文献   
132.
凌大 《钟山风雨》2008,(4):50-50
外国入侵之敌,往往利用我国传统的对联藐视和污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对列强的挑衅,我聪慧而勇敢的同胞针锋相"对",予以痛击,挫败他们的外强中干。下面列举三例,可见一斑。中日甲午战争后,由于清政府腐败,外患频繁,为屈辱避战,故差遣李鸿章以全权大使的身份赴日  相似文献   
133.
李鸿章操办洋务的盛宣怀,是近代最大的官僚资本家。这人偏爱火腿,有人投其所好,送来两条云南宣威火腿,礼帖上写着宣腿一双。盛宣怀一见宣腿二字,心头火起,恨恨然道:什么宣腿宣腿  相似文献   
134.
李鸿章,大约是他镇压了太平军之故吧,多少年来,除了“刽子手”之名外,又硬将一顶“汉奸”的大帽子扣在他的头上。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历史,我们洒上去的政治尘埃实在太多了。现在,是否该努力拂去这些尘埃了呢?本期我们发了三篇有关李氏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5.
郭静洲 《江淮文史》2002,(3):162-166
会馆起源很早,汉代称为“邸会”、明朝称为“会馆”,是旅居外地客商、游人聚集的地方,所以又称之为“同乡会馆”。旧时由于科举制度与求学经商的需要,全国各州县在北京建立会馆很多。  相似文献   
136.
甲午战前,中国铁路建设仅处于起步阶段,李鸿章无疑是铁路建设的倡导者和借款筑路的开启者.他不仅提出了以"三慎"为核心的外债观,而且在津沽铁路建设中付诸实践.但在随后的津通、关东和芦汉铁路的筹借外债中,近代铁路外债所面临的困境则明显地表露出来.这种困境主要源于对外债的依赖以及对国内民族资本缺乏一种激励机制.这种特点在甲午战后则逐渐演变为对权利的放弃.  相似文献   
137.
沈祖炜 《世纪》2020,(1):1-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西方炮舰迫使中国门户开放,按李鸿章的说法,那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尽管已是独立自强的社会主义大国,可是仍然需要应对剧烈动荡的世界局势和国内社会发展的挑战,所以变革始终是时代的主旋律。由于传统社会的衰败和崩塌,中国曾经被动地纳入了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38.
本文认为在19世纪地方财政不足,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又不大的情况下,赈灾力度不足和达不到理想结果应是常态和必然趋势.李鸿章通过自身影响和努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这种趋势,但不可能彻底扭转,因而各种救灾活动不可能达到理想结果.但绝不能以此否定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期的赈灾努力.相对于其前后任,李鸿章筹得的款、物最多.赈灾达不到理想结果,更多的是中央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9.
刘振修 《文史博览》2007,(11):57-57
同乡知县贺联李鸿章夫人五十岁寿辰快到了,满朝文武大臣都准备前往祝贺。消息传到合肥知县耳朵里,他也想拍拍马屁,因为李鸿章是合肥人,又是当朝的宠臣。他想,我这么个小小的七品知县能送多少礼?少了等于没送;多了,又送不起。他想来想去没个主意,  相似文献   
140.
张兆敏 《史学月刊》2007,18(5):50-55
1886年8月发生的“长崎事件”,是甲午战前中日两国之间的一次重要外交斗争。徐承祖作为清政府驻日本的最高代表,直接负责处理这一事件。他在处理伊始的献言,使交涉迅速走上了依托法律解决的正确轨道;“彼此抚恤、伤多恤重”方案的及时上呈,终使僵局得以化解,清政府尚能体面下台。“崎案”的结局助成了两国海军事业不同的发展方向,判定了甲午战争中日本中国一胜一败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