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边走边想     
《山茶》2014,(6):170-170
作为小说家的冯骥才,近十多年似乎没有小说问世。小说家不写小说还能干什么?手头有一本冯骥才写的《豫北画乡发现记》。是2007年出版的田野调查笔记——小说家冯骥才在抢救、保护各地的木版年画。由此也大略可知他所做工作的情形。  相似文献   
32.
门神     
《中华遗产》2014,(2):106-113
天冒、道家做门神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也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审美图画。除了司空见惯的纸质年画门神,各地还流行一种绘制(或刻制)的门神,它们与大门合而为一,冲击着人的视觉感受。左页图中的门神,拍摄于四川成都宽窄巷里的大户人家,原本冰冷的石头门上,浮刻着两尊身着官服、白面美髯、慈眉善目的天官门神。这是文官门神的一类,完全有别于武将门神威严、狞厉的形象,显得文质彬彬,透着雍容华贵,折射出主人祈求降福的心理。上图是中国四大年画流派之一——绵竹年画门神像,这两尊道家门神,具有浓烈的禳除性巫术的色彩,也是门神最本真的一种形象。  相似文献   
33.
陈于柱 《敦煌学辑刊》2011,3(3):117-122
武威西夏二号墓出土鸡、犬木板画,系中国古代墓葬中的冥器"金鸡"和"玉犬"。古代丧葬文化中的金鸡玉犬信仰至迟在南朝时期既已形成。因鸡、犬在人间生活中具有司时和警备的功能,从而能够以冥器的形式进入墓葬,为亡者"知天时"和"知人来",确保墓主魂魄安宁。与金鸡玉犬信仰伴随的鸣吠日等丧葬择吉时日,乃是古人认为唯有在这些特定的时间里从事丧事活动,方能实现人、鬼隔绝的效应。武威西夏二号墓彩绘木板画"金鸡"、"玉犬",正是这一历史文脉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34.
佛山木版年画《二十四孝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宜 《收藏家》2007,(7):53-58
"孝"本身是一种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而我国封建社会本身就是家族统治的演化,统治阶级因此以"孝"为教化工具,刻意扩张孝的政治涵义,以利其统治。作为一种教化工具,需要采用易于被大众接受的传播形式,而图像传播就是一种很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5.
张兆林 《民俗研究》2020,(4):148-156
学术界对于女性研究的不重视,导致了学术研究中的女性知识与女性话语的缺失,民间艺术生产中女性艺人的研究更是如此。这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不足,源于社会性别制度对于女性的歧视,也与父权制为主导的社会现实、女性从事辅助性工作、不喜抛头露面等有关,其劳作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或认可,导致了学术界及当地民众对女性艺人的选择性"忽略"。考察聊城木版年画生产及传承中女性艺人角色,了解当地女性艺人在年画生产中的性别显现、参与的方式与途径、传承中的角色等,可以发现女性艺人在年画生产中的贡献或者扮演的角色比我们原本所知要重要许多。  相似文献   
36.
雕版印刷     
韩艳 《神州》2012,(16):60-65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现藏大英博物馆),不过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后各种技术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绘上的、画上的或写上的原稿,大师级雕工负责精细部分的,到雕刻比较便宜的木头或比较不重要部分由一般的雕工完成。木板  相似文献   
37.
小斯 《中华遗产》2013,(3):120-127
中国年画上的西洋马戏团 一位高鼻深目的西洋女子,高举洋扇,单脚站立于奔跑的骏马上;另一侧,手持阳伞的金发女士,  相似文献   
38.
最近看一本老干部写的回忆录,写的大都是自己一生工作的流水帐,看过也就忘了,唯有当中记录的一次民主生活会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39.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重要代表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盛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与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文章通过对“非遗”视域下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与创新路径的研究,进行相关梳理和归纳,望能够为业界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40.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带来了新的解读方式和传承方式,实现了传统文化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数字化的形式注重参与者的交互性,在精神层面给用户带来满足感,朱仙镇木版年画应打破现有创作传统与困境,重塑文化新形象。文章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概述、困境进行讨论分析,结合文化创新案例,提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创新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