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神州民俗》2009,(7):24-24
如果把西关小姐分类定型,那么,以上所叙述的应是创业型和开拓服务型,有理想、求进步,为民众、为社会奉献一切在所不惜的一族;亦有一类是享受型的。西关优越的玉栋仙居般的居室文化滋润着她们,西关的第十甫路,是一条饮食街,名家、名菜、名点心,比比皆是。座落在这条街上的老字号莲香楼、陶陶居等茶楼酒肆及各具特色的小食店,时常为她们送上精美可口的菜肴、点心和小吃;而下九路商业街琳琅满目的绸缎店,为她们量身订做合身的旗袍和礼服。她们亦时常出入于上下九路的七日香香水店、双妹唛花露水店、三凤粉庄等购买化妆品,  相似文献   
312.
鬼也有屋?     
《文史天地》2002,(10):39-39
  相似文献   
313.
本文通过举例说明传统方志并不存在述而不论的原则,而是有述有论或可论可不论。又以《广州市志》为例说明新方志应以述为主,述中有论。志书的资料性与学术性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统一于以述为主的述论结合之中。  相似文献   
314.
彦杰 《中华遗产》2020,(5):150-153
穿耳原是贱者事?《庄子》里有一句话:“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意思是,侍奉天子的人,不剪指甲,不打耳洞。何故?初唐道家学者成玄英注释说,这是因为穿耳剪爪“恐伤其形”。换句话说,打了耳洞的人,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了,没有资格伺候天子。明代学者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一书中说得更明白:“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啥?好不容易忍着剧痛在耳朵上打了洞,却不是为了美,反而变成了“贱者之事”?  相似文献   
315.
峻冰 《巴蜀史志》2022,(3):124-127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认为“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其标识任何艺术都是创作主体按照审美的规律和形式法则对物质世界和情感世界合情合理的把握。若不限于视觉艺术,而是扩及所有艺术形式(包括文学),也不啻注目于形式——因形式与内容往往是不可分的(形式常内孕为内容,内容也常外化于形式),那即可把这一许是艺术(尤其是优秀的艺术品)共有的“有意味”的观念,援用于对苗勇所著《晏阳初》的审视上:注目其文体、思想,抑或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316.
1957年夏收前,陕西省秦岭北麓的涝峪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反革命暴乱,在当时造成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至今仍不时成为人们的话题。  相似文献   
317.
现有关于评论效价对评论有用性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且在关键变量的测量上存在局限性。文章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并采用更为严谨的大数据分析与情景实验的混合方法,探讨评论效价(负面评论vs.正面评论)对酒店评论有用性影响关系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结果表明:(1)评论效价对评论有用性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即相较于正面评论,负面评论有用性更高;(2)感知风险在评论效价与评论有用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情感强度在评论效价对评论有用性直接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即对于负面评论,情感强度越高,评论有用性越高,但这种影响差异对正面评论不显著;(4)情感强度对评论效价与评论有用性的中介路径也存在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负面评论的情感强度越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风险越强,评论有用性也就越强;而正面评论的情感强度高低并不会引起感知风险的显著变化,因而对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差异也不明显。文章有助于揭示评论效价对评论有用性影响的作用机制,也对酒店和平台的在线评论管理和营销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18.
那年一个想不到的机会,竟让我一不小心,和那漫天遍野的云雾撞个满怀,在云的家乡里渡过难忘的一夜。  相似文献   
319.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涤荡着中国固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预示着一种新型文化的崛起。从早期的新文化运动到后来毛泽东思想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到内在的中国化的心路历程。换言之,当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时,他们首先要面对中国的实际,他们不得不思考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解决中国社会的现实出路问题,从而引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嚆矢。回顾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心路历程,对于我们今天深刻学习和领悟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