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秋皓 《神州》2011,(10):96-101
电影文学剧本《曹雪芹》在京获奖后,多家媒体都相继作了报道,好多朋友包括同学、战友和新闻界的朋友,都纷纷打来电话,表示真诚的热烈祝贺,好多读者在祝贺之余,都想让我讲述一下创作过程,几位报刊的编辑记者也向我询问,  相似文献   
22.
薛蟠的姓与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如泽 《文史月刊》2005,(12):55-57
曹雪芹在为《红楼梦》人物的定姓命名上,可谓匠心独运,也收到了出奇功效。这也正是《红楼梦》之所以伟大,成为中华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不朽巨著的原因之一。且不论著作的思想性,单在写作艺术之一的人物定姓命名上,就显示了作者开阔的文学视野以及他对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扎实的功底和娴熟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23.
修志感悟     
终身难忘修志情。也许是多读过几遍《红楼梦》的缘故。在修志过程中,常想起曹雪芹曹雪芹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生活条件下,依然能坚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对此,我一直怀有十分崇敬之心。“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实在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  相似文献   
24.
梁白泉 《南方文物》2002,(2):124-125
蒋赞初教授是我大学时的同窗。那是抗战胜利后第二年的冬天,我们同在南京丁家桥入学中央大学理学院地理系一年级,住同一间宿舍,一起去教室听课。第二年迁四牌楼,他转入学院历史系二年级,又过一年,我也跟着转入历史系。我们又在昌桥同室而居。在解放前夕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日子里,我们少不更事,却在一起感受时代的脉搏与呼吸。妄借敦诚赠曹雪芹诗中的两句话,恰合  相似文献   
25.
2月24日,重建江宁织造府项目奠基动工。该项目位于南京大行宫地区,占地22000平方米,其范围仅是清朝江宁织造府遗址的一部分,属于当年曹)芹家西花园所在地。该项目为2002年立项,将投资3.5亿元。江宁织造府重建后,将成为一个融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于一体的内容综合的博物馆,其中包括曹)芹故居纪念馆、全国最大的《红楼梦》文学馆和云锦艺术博物馆等。在江宁织造府史料中记载的西池、楝亭和萱瑞堂等将在馆内一一再现。还将与总统府、梅园新村、南京图书馆、1912休闲街区和人民大会堂等一起,形成南京长江路独特的文化建筑群,成为融文化、旅游、商…  相似文献   
26.
1980年山西大同市博物馆海会殿遗址处散放着一通《重修大同镇碑记》,此碑末题名有襄平曹公讳振彦。曹振彦系曹雪芹的高祖,曾任襄平知府,此碑的发现对研究曹雪芹家世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
何亮亮 《世界》2005,(10):64-65
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巴尔扎克乃至于写《麦田守望者》的塞林格,都为后人留下了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最近者如哈利·波特,是全世界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但是栩栩如生毕竟是“如生”,没有人将贾宝玉、安娜·卡列尼娜、罗密欧或阿Q当作真正的人物。然而,在现实中,却有一个这样  相似文献   
28.
我从这座石桥上走过,用手轻抚着岁月在桥栏板上留下的刻痕,就想起了《石桥禅》中的那句话: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走过……。我从这座石桥上走过,不是为了五百年前桥上一回首的偶遇,而化身石栏板五百年默默的等待,却是为了百年前桥上的繁忙与桥下的繁荣。  相似文献   
29.
神话引子是《红楼梦》全书的源起,也是统摄。它以神话先验的形式为书中的人与事做了归宿式的了结,这与贾宝玉的思想历程、人生抉择相吻合。也就是说,《红楼梦》神话引子的叙述结构与贾宝玉人生抉择的情节结构之间,有着深刻的意义联系。作者以宗教的现实性关怀和终极性关怀作为贾宝玉人生的归宿,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思想的剧烈嬗变后,贾宝玉最终选择了遁入空门。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是走出劫难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30.
曹雪芹生于雍正,死于乾隆,但他写的《红楼梦》,故事背景的发生年代,应该是康熙盛世。这位皇帝多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其行宫,因此,这也是曹雪芹家族史上“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黄金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