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被建筑家罗暂文称为“晚清第一园”的何园,是美丽而独特的。在最中国的园林里面,不时与西洋风邂逅:西洋玻璃,欧式壁炉,拱形门洞,百叶门窗…“这座独特园林的主人,却不是晚清改革的急先锋,而是追求传统理想的隐士。他们在中西台璧的扬州园林里,朝朝暮暮地生活,变得既坚持又变通。  相似文献   
52.
《巴蜀史志》2014,(6):14-16
旧志整理工作是一项艰难而繁巨的工程,乐至县通过对《乐至县志》(清·道光版)的整理进行了一些摸索和思考。本文通过对《乐至县志》(清·道光版)整理的缘由、处理方式、过程的探讨,旨在为旧志整理探索出一条新道路,提出一些新感悟。  相似文献   
53.
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张之洞幕府相互倾轧,严复在两者之间艰难抉择。李鸿章及其幕府遭张謇等弹劾,严复始有投奔张之洞幕府的想法。在李鸿章幕府内部,又有“闽党”与“浙人”之争。在内部斗争形势变化,地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严复著译以“立言”,剖析李鸿章幕府弊端及在战败中应承担的责任。严复发表《辟韩》,从君臣之义上对甲午战败进行反思,而张之洞命作《〈辟韩〉驳论》,严复与张之洞交恶。严复针对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提出中体有中用,西体有西用;还抨击张之洞师法日本之“新学”及对“西学”的偏见,谴责张之洞干预教育制度。严、张交恶既有派系之鸿沟,又有“西学”、“东学”之分歧。严复作为政治家在李鸿章幕府并无过人之处,与经世立业相比,严复在著述立言上的功绩较为引人瞩目,这与晚清倡导新学分不开。严复等在李鸿章幕府中倡导“学新”,形成有别于张之洞及其幕府倡导“东学”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54.
肖瑶 《史学月刊》2006,(11):121-124
大明帝国到了晚明时期,饱受“内忧外患”、“南倭北虏”、“夷”军突起的困扰。在抗倭御虏防夷的战争中,东南戚继光与东北李成梁脱颖而出。二人齐名于当时,史称“南戚北李”。  相似文献   
55.
文学经学化是郑珍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郑珍文学创作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郑珍文学经学化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表现方式,揭示了经学与文学在郑珍诗文创作中的密切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6.
沈松平 《黑龙江史志》2006,(8):12-16,31
民国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有短暂的 38年,又逢政局动荡,战事不断.处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方志学理论的发展如何?该作怎样的评价?这一点长期以来被史志界所忽视,一谈及方志学,则言必称章氏之说,实为后人汗颜.  相似文献   
57.
与晚清时期其他幕府相比,袁世凯幕府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色:人员来源广泛,极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娴熟的社会交际能力,对幕主的绝对效忠.之所以形成这些特色,是由于清末变革的时代给幕府人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同时也由于袁世凯的政治需要和幕府人员的积极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58.
陈小丽 《百年潮》2006,(4):60-65
编者按:1887年清政府曾经通过考试选拔,派遣12名游历使分赴世界四大洲20多个国家进行为期两年的游历考察.然而,100余年后的今天,回首望处,尘烟深锁,岁月掩华光.沧桑风雨早已湮没远行者的身影,时光的激流也冲淡了他们的印记,独留困惑迷惘:为什么长期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要在19世纪80年代派出海外游历使?他们是如何选拔的?他们的足迹留在了哪些国家?他们的成果如何?结局如何?为此,本刊特邀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晓秋教授来为我们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59.
马伟 《文史月刊》2006,(10):56-59
明朝嘉靖年间,声势显赫、家财万贯的内阁大学士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一次在家中与众宾客煮酒论“天下富有”,以其“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结果17家被列入,其中“山西三姓,徽州二姓”。到了清朝,有个叫徐珂的,在《清稗类钞》中对光绪时资产在30万两以上的山西富商排了一个座次.类似今天的福布斯杂志。平阳亢氏居首,为数千万两,其次有介休候氏七八百万两,太谷曾氏六七百万两。祁县百氏四五百万两,祁县粱氏三四百万两,榆次常氏百数十万两。  相似文献   
60.
读晚清的历史,总忘不了袁昶、许景澄等大臣悲壮的死,尽管他们不是死于疆场,而是死在西太后及载漪等人之手。在一个世纪之后再读袁、许两臣死谏的上疏,不仅感慨良多,更令人佩服其政治眼光的远大和政治意识的“前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