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近代晚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时代,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应用技术开发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变化所嵅挠跋煲踩找婷飨浴1疚脑诓鼋砥诳蒲Ъ际醴⒄钩删图捌涮氐愕幕∩希胖靥教謲了科技进步对资本主义经济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牛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伙伴之一,肉、奶可食,皮可保暖,角、骨可制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曾发现18000年前的牛骨化石,最晚到7000年前黄河、长江流域已经畜养驯化后的黄牛、长江流域已经畜养驯化后的黄牛、水牛。牛是中国上古时期祭祀的主要牺牲,农业社会犁耕、运载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财富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3.
吉林省博物院藏有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各类铜镜260余面,其中以唐、辽、金铜镜数量较多,类别丰富,品质较好。辽金铜镜中尤以辽契丹纹铜镜最为大众所熟知。这些铜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时期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情况。馆藏铜镜中,汉代铜镜有38面,可分为铭文镜、蟠螭纹镜、博局镜、禽兽纹镜、人物故事镜等,时代分布在西汉早期至东汉晚期之间,这些铜镜具有明显的中原铜镜特征。  相似文献   
144.
基督教在晚期罗马帝国的兴起,自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问世以来就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爱尔兰裔美国史家彼得·布朗系统地提出解释罗马帝国和古典文明命运的"晚期古代"理论。在晚期古代视角下,布朗通过文本证据与考古证据相结合,并借助后现代的"解释学的怀疑",以及"表象"理论,解构关于基督教化的传统叙事,并提出关于基督教化问题的新观点。他认为,基督教化是缓慢的不彻底的进程;是关于宇宙的集体表象的改变;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布朗的基督教化理论,更关注从多神教到基督教一神教转变过程的复杂性,注重两者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对过程的把握中探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历史的连续与断裂。  相似文献   
145.
李萌 《文博》2023,(3):40-49
本文以中原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晚期房址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周邻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及本地区仰韶文化中期房址作比较,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房址在空间分布、形态特征、规模与功能、房址布局、家庭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6.
叶家山晚商青铜器组多数器物上有族氏铭文,对研究商代晚期青铜器流通、商末周初青铜器矿料利用规律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分器”制度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批器物有铸造和铸后受热两种组织形态;合金类型以铅锡青铜为主,另有少量锡青铜和铅青铜;这批器物使用的一部分铜料、铅料与曾国铜器和殷墟四期铜器相同,表明商代晚期开发使用的一部分矿料到西周早期还在继续使用中,而商晚期“锡料来源紧缺”,但西周早期曾国铜器锡料供应充足,这些锡料是晚商已开采使用后来被周人掌控,还是周人新开发的,亦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7.
长田遗址位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己衣镇长田村西南。2018年1—7月,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武定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34座、灰坑9座、房址5座、沟2条、灶1个,另有多处野外临时用火痕迹及垃圾倾倒堆积,出土大量陶片、石制品、动物骨骼等。该遗址为金沙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过渡阶段的一处重要遗址,为研究长江流域早期手工业生产区域模式、人群迁徙与技术交流等提供了重要实证。  相似文献   
148.
社山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交东村西南。1958—1978年,广东和广西两省(区)文物工作队先后对该遗址进行调查。2012年2—4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防城港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实际发掘面积6平方米,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石器139件,以打制为主,有蠔蛎啄、砍斫器和尖状器等,磨制石器有斧、磨棒;陶片数量较多,可辨器型有罐、釜和钵;骨器7件,均为骨锥。大量海生软体动物外壳和鱼骨的发现证明了遗址以采集海生资源为主的生业模式。社山遗址属海滨贝丘遗址,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本次试掘对进一步了解北部湾地区海滨贝丘遗址的文化面貌以及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生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9.
本文采用考古学方法,从青铜器、陶器、漆器、葬俗等方面,探讨了楚文化对晚期蜀文化的影响。认为以楚式青铜器对晚期蜀文化的影响为主,楚式漆器次之,陶器的影响微弱。楚国的部分葬俗也被蜀人所借鉴。秦灭蜀以前,在当时各列国中,楚文化对晚期蜀文化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0.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发现了高等级的龙山文化晚期遗迹与遗物,是颍水上游最大的中心聚落。文章通过考察瓦店遗址的聚落布局,认为正是这种布局决定了该遗址的形态与堆积状况,并分析它的性质与功能,进而对颍水上游聚落等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