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9篇
  免费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蒋宏杰  宋煜辉  付建刚  乔保同  潘洁  刘新 《华夏考古》2015,(2):44-47,165,166
华鑫苑小区画像砖墓位于南阳市独山大道与光武路交叉口东北角。该墓由墓道、封门和两墓室组成,系二次筑造而成。由于该墓被盗扰,画像砖仅存4块,用于墓室封门,画像题材相同。其时代为西汉晚期晚段至新莽时期。该墓的发掘为研究南阳市区内画像砖墓的研究及续建墓的研究提供了及其重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32.
马天行 《南方文物》2015,(2):99-106
<正>东南沿海是我国古代海洋交通与对外文化交流的中心,汉唐至宋元间的墓葬文化内涵中大量的外来文化因素就是中外海洋交通的结果。学术界对于古代墓葬随葬品的外来因素研究较多,如安家瑶、杨伯达、干福熹等对舶来玻璃器的研究1,夏鼐、孙机等对外国钱币、器具、装饰品等的研究2,李刚等对墓葬出土堆塑罐、胡人俑形象的研究等3。实际上,东南沿海汉至唐宋时期墓葬结构装饰中也有一系列海外因素,如外来动物形象、外来宗教神话形象、外  相似文献   
33.
于璐 《收藏家》2015,(2):3-10
2014年11月10日,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与此同时,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六省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于11月6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44家文博单位的490余件文物珍品,  相似文献   
34.
张昌平  汪涛 《文物》2015,(3):45-47,2,97,98
<正>陈侯壶是东周时期的一件青铜重器(封二∶1、2),早年著录于古董商卢芹斋1924年出版的图录~([1]),并为《商周彝器通考》等著作所引用~([2]),其后再无新的信息出现。2012年9月,陈侯壶重现于纽约苏富比秋季拍卖会[3]。拍卖展览中可以近距离检视此壶,因此观察到此壶的一些重要的形制特征,现介绍如下。根据卢芹斋图录,陈侯壶高46.5、口径22、腹围110厘米。此壶器盖已失,但器体在视觉上仍然高大、厚重,这缘于壶的体量较大、器壁较厚,同时壶的圆体较粗,使长颈及扁垂的腹部具有较强的横向张力。壶颈侧设一对兽首衔环耳,颈部到圈足饰五周龙纹构成的蟠螭纹。  相似文献   
35.
<正>2013年1月,在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朱仓村东,当地农民铺设农田灌溉设施时,发现一座东汉砖室墓(图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随即对现场进行保护,报上级文物部门批准后,对该墓(编号2013MZM1,以下简称M1)进行了考古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1为斜坡墓道单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及墓室组成。方向196°(图二、三)。地表无封土。  相似文献   
36.
2012底至2013年初,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黄河路109号院内两幢住宅楼工程区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了殷墟时期小型墓葬43座。随葬品多为陶器,少量铜器、玉器及贝币。按陶器特征分析可将这批墓葬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属于殷墟二期和三期。此次发掘为郑州地区殷墟时期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7.
为配合兰新高铁二线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酒泉市侯家沟墓地施工范围内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9座。墓葬形制分为砖室墓、砖石混合墓、土洞墓三类。时代大致为十六国前凉时期。  相似文献   
38.
2012年上海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南京大学发掘区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0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玉器和石器。根据墓葬开口层位、随葬品组合、典型陶器演变序列判断,10座墓葬年代存在早晚差异,其中早期墓葬3座,中期1座,晚期4座,另有2座因被晚期水沟打破不见随葬品而未能断代。墓葬均位于高土台上,反映了良渚先民择高处而葬。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良渚文化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39.
朱雪菲 《东南文化》2016,(5):121-126
2016年2月"江苏省兴化、东台市蒋庄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对位于江苏兴化、东台的蒋庄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专家们认为:大规模的良渚文化墓地是蒋庄遗址最重要的发现,说明了良渚文化已经扩张到长江以北,有助于学界更新对良渚文化的认识;蒋庄遗址葬制葬俗多样、人骨保存完好、随葬玉器等级较高,为良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蒋庄墓地的年代框架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来确认,未来的遗址保护工作还需要地方政府给予积极的配合。  相似文献   
40.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长方形土坑竖穴墓32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料器等遗物200余件。根据出土遗物的形态特征判断,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是一处以秦文化为主体的墓葬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