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郭海姣 《区域治理》2022,(9):113-116
如将平和有序之社会视作一弯平滑如镜之湖水,则商标侵权行为宛若一枚石子,侵权人将其掷入湖中,不仅会击中商标专用权,亦会激起层层涟漪,损及各种公私法益,并造成了一个致害法益的"差序格局",其"圆心"乃为商标专用权,"内层涟漪"系利害关系人之私益,"中层涟漪"系相关公众之公益,而"外层涟漪"则为行政管理秩序以至国家法益.商标...  相似文献   
42.
彭元瑞藏知圣道斋本《周益公集》编校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必大是南宋著名大臣,著述卷帙浩繁。他的嗣子周纶将他的文集的首一百廿五卷、附 录五卷和周纶撰的年谱会梓,余下的大量 记和书稿则由郑子敬募工人刻印。全书合共二百卷、附 录五卷和年谱一卷,名为《文忠集》。清道光末年,欧阳 与彭邦畴等以彭元瑞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 购得的《周益公集》为底本,重新编刊周必大集,书名《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此本卷末所录《记钞周 益国文忠公集始末》简述这部《周益公集》的背景,惜仅存半篇,未能清楚交代此本的编校过程。幸而 《 宋楼藏书志》载入了宋宾王为周必大集写的跋文,其前半篇的内容与《记钞周益国文忠公集始末》 十分相似,这不但证明了宋宾王是《记钞周益国文忠公集始末》的作者,他的跋文还扼要记录了宋宾 王、谢浦泰等人校订这部《周益公集》的过程。  相似文献   
43.
1999年11月,南京博物院图书馆在整理旧书、资料时,发现了一套清朝光绪五年(1879)的封诰文书,一共4件(轴),是分别封给李鸿章的老部下、三品衔知府李金镛及其亲属的。每件格式、大小、颜色一样。高32.2厘米、长412.2厘米,以满汉两种文字(前汉后满)书写在粗绢上。粗绢以深蓝、玫瑰红、黄、米黄、紫红等五种颜色顺序并轮回  相似文献   
44.
本文根据文献史料和禽簋所记,详细论述了鲁国始封在周武王时期。  相似文献   
45.
光武帝刘秀经营河北时,一度倚重为"北道主人"的渔阳太守彭宠起兵造反,对刘秀的"中兴"之业形成冲击。彭宠被其家奴子密所杀,光武帝得以消除心腹之患。光武帝给予弑主家奴以"不义侯"的特殊封爵,本是经略天下者的权宜之计。"不义侯"在制度史上的意义是:其一,以列侯之名号,表达含有政治贬斥的涵义;其二,列侯爵号与封邑地名无关,实际上呈现的是"列侯虚封"的新格局。"不义侯"爵赏在政治史与政治伦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人对之有仿效、有贬议,从而成为意蕴深厚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46.
叔虞,姬姓,字子余,周武王子而成王弟。据《史记·晋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因称唐叔虞。………叔虞子燮,是为晋侯。  相似文献   
47.
高蓊生 《丝绸之路》2012,(24):46-47
封泥是近代最重要的文字遗物考古发现之一,封泥文字有着其他出土资料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古代对封泥的使用充分说明了它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8.
石结构墓葬广泛分布于东起蒙古高原、西至黑海的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在历史上,这一区域曾是多个民族相互角逐、又相互融合的场所.我们知道,墓葬是划分不同地域文化乃至不同族属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找出不同墓葬之间形制特征的区别与联系,对判定它们各自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王宝琴 《神州》2011,(29):217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所有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用益物权的立法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法律的观念更多的是关注物的利用,动产用益物权体系的构建对于规范现实生活中各类财产利用关系,实现物尽其用,促进资源  相似文献   
50.
《湖南文史》2010,(3):37-37
“邦”和“封”最初是一个字,“封”的古字是两只手堆土植树的形状,是划界封植的意思。分封制时代,国王将所统治下的土地分封给同姓或异姓诸侯,被封的土地就叫做“封”,后来改叫做“邦”。如《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指的就是方圆六七十或五六十里的小封地。现在所说的友邦、邦交、邻邦、邦国中的“邦”,指的就是整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