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宇 《东南文化》2007,(3):66-68
根据《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吴越民歌,探讨了吴越民歌在我国民歌史上的地位,而《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吴越民歌应为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之源。  相似文献   
22.
春秋》所载伐邢之"狄"应为商人.在邢国墓葬考古中,发现有"毁墓"现象,由年代和情势判断,只能是对邢有"亡国"之恨的商人所为.狄也叫戎.戎在金文中写作" ",最初是商王小乙之子"子 "的氏族徽志.这个氏族一部分居于王畿北境,今河北新乐一带,负守土之责.周公东征后逃匿太行山中.狄也作翟.翟,《说文》云"山雉尾长者",《赵世家》云"子姓".图腾和族姓皆与商人相同.  相似文献   
23.
祭祀祖先的范围,即仪典中祭祀哪些祖先,不但是祖先崇拜的基本问题,并且还折射出生者与祖先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家族、血缘的认知等等。春秋时期是社会变动较为剧烈的时期,在这一变化的时代,祭祀对象发生若干变化,祖先崇拜也展现出新的特点。总体而言,春秋时人重视近祖,也注重远祖,在选择所祭对象时,春秋时人以满足现实需求为目的,祭祀祖先有其灵活的一面而并无统一的标准。可堪注意的是,春秋时人擅于追溯远祖,春秋金文中出现了对祝融、成汤等远祖的追记,而不再如西周时人一般只将祖先追踪至文王武王时代。此外,春秋时人对于英雄祖先十分崇拜,并将这一风尚提升至礼的高度予以阐述。春秋时人追忆远祖,对儒家"慎终追远"的观念有深刻的影响;春秋时人崇拜英雄祖先,对于这一时期人们创造出共同的英雄祖先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2016年4—10月,镇江博物馆对句容市边城镇姊妹桥村东山土墩墓进行发掘,发现一座商周时期墓葬(M4)及相邻器物群(Q1)。M4的形制比较特殊,填土围坑、坑内层层压实土作棺床,棺床四周挖浅基槽置放木炭,木炭层外挖柱洞建造墓上建筑。土墩墓中类似M4这种形制的墓葬,在宁镇地区尚属首见。根据出土器物形制特点可断定东山土墩墓的年代为春秋晚期。  相似文献   
25.
正一部晋国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春秋史。在众多晋国国君中,最赫赫有名的,自然是非晋文公莫属。他在城濮之战中一举击败强盛一时的楚国,"取威定霸",确立了晋国在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跻身于"春秋五霸"之列。这固然是晋文公本人主观努力、麾下三军将士效命的结果,但同时也是春秋以来晋国长期发展壮大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晋献公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6.
正晚清的当家人慈禧没受过什么教育,就喜欢看戏。看戏还不喜欢看雅部的昆曲,只好花部的高腔。京剧就是在这个妇人的喜好中成长起来的。喜欢听戏是个乐子,但与民同乐却谈不上,顶多与官同乐。慈禧越是到了晚年,就越是喜欢热闹,看戏也喜欢拉一帮子人一起看。有点好戏,都喜欢跟王公大臣一起分享。颐和园的德和园,是晚清时节慈禧老佛爷最喜欢的宫廷戏园子,戏台三层,可以演上天入地之事,要多热闹有多热闹。一次台上正在演《吴越春秋》,范蠡献西施的故事。里面有个情节,是这样编排的,范蠡拜访吴国的  相似文献   
27.
邹妍 《旅游纵览》2014,(6):94-97
<正>兰惠泉兰惠泉,字九畹,号惜石。河北省山海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篆刻研究会理事、中国铁路书协会理事,秦皇岛市政协委员、山海关书协副主席。获"书法百家""火车头职工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书、印作品发表近500余件(方)。娴熟各种书体,尤以篆书擅长。应邀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镌刻印章,书法作品刻入多处碑林。已出版《兰惠泉书法篆刻集》《惜石斋印稿》、长城砖刻挂历"山海关行"、《"书刻我心"兰惠泉书法篆刻集》等。  相似文献   
28.
<正>长夜难明雄鸡唱,赤县云翻雷走。(1)江山指点,苍生奋起,降魔驱寇。回首春秋,环看欧美,全无对手。阅宝卷宏文,真经识否?唯三字,敌我友。烽火湮熄日久。这基业,何人堪守。神鸦聒噪,香民侧目,(2)能不除垢?虎豹觊觎,家园伏危,怎休争  相似文献   
29.
张昌平 《南方文物》2014,(1):165-169,I0002-I0005
早期铸钟在学术界特别在考古界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一般认为早期铸钟在南方的长江流域起源和发展,约在西周中晚期期传播到北方的中原地区。但南方地区青铜器尤其是钟类器的年代往往缺乏支撑点,学术界对其争议极大。例如包括兽面纹镩钟的新干大洋洲铜器群的年代,较多学者认为其年代在殷墟文化一、二期之际,但也有学者认为晚至西周甚至是东周时期。又如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四虎镩,或认为其处于公元前10至9世纪之际的西周中期①,或认为其年代晚在春秋早期②。早期铸钟多为传世之器特别是流传在海外之器,这使得其年代和发展系列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30.
任会斌 《南方文物》2014,(4):117-120
<正>越于战国初徙都琅琊(或作琅邪、瑯邪、瑯琊)之举,先秦著作多无涉,但至《竹书纪年》、《吴越春秋》1、《越绝书》2、《汉书》3、《后汉书》4、《水经注》5、《山海经》6等却均有述及。清人顾栋高尽管以为"《吴越春秋》与《越绝书》所书,皆怪诞不足信",但却指出"当从《吴越春秋》、《越绝》诸书",以"越徙琅琊为是"7。此事今天在学界虽然尚有部分争议,但就其迁都之事,可以说已基本成为定论,大都肯定这次徙都的事实,恰如蒙文通先生所言:"诸书所载勾践及其以后越事论之,亦必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